上游夜雨丨邓家之行周燕琼上游新闻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邓家之行

周燕琼

重庆市巫山县邓家乡地处巫山县的东南方,东与湖北巴东县毗邻,南与湖北建始县接壤,距离巫山县城有公里,过去交通不便,让我一直不敢贸然前行。

今年8月的一天,巫山作协一行10人历经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太阳西下前赶到了邓家乡。当车停在了晚霞烂漫的悬崖绝壁边时,凉风拂面,我惊诧于视野的开阔,仿若世间万物皆入怀!又感叹于山河的壮丽,淡妆浓抹总相宜!

沐浴在夕阳下的白墙红瓦农舍在缕缕袅袅炊烟下显得如此缥缈仙气,如绽开的朵朵鲜花在蓝天白云下净守着一份最自然、最纯粹的安然!

我们安营扎寨的地方——海拔米的邓家乡楠木村集中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大概是在年开始设计规划建设的,现在看来,其规划和设计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四车道、宽敞的人行道,为这里开发成避暑康养胜地奠定了很好的交通基础。而每一户安置房前的中式矮墙的小院落设计,即保留了土家族建筑风格,满足村民在院子晒粮食谷物的生产需求;又融入中国建筑传统元素,满足人们对院落留恋的情怀。

初来乍到,我真被院落的花吸引住了。这些花并不名贵,扶桑花,百日草,雏菊,点缀在每个院子的角落。

我们入住的农家乐,取名“楠木香”。这是个好地方,真适合三五个好友,喝上几杯小酒,煮上一壶邓家富硒绿茶,闲话家常一番。

既然来到邓家乡,当然要品尝邓家的土特产了。

同样的蔬菜因为生长在高海拔的地方所带来的口感绝对不一样!就拿大蒜来说,笃坪的紫皮独蒜极负盛名,据说曾经被列为朝廷贡品之一。我想毗邻笃坪的邓家大蒜一定不会差到哪去。问老板要来几辦切成片,果然香脆;吃几口邓家特产牛王豆,口感糯软细滑;香糯紧致的高山洋芋是必不可少的;泡菜坛子里的胡萝卜和包包白比低海拔的更为香脆爽口。

因为烤烟、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这些高山的蔬菜瓜果逐年减少,老板说等安置点完全建设好后准备在附近开辟一些菜地种上一些蔬菜水果,让游客去田里现摘现炒,满足人们对高山时令蔬菜的需求。

第二天一大早,在扶贫干部谭艳的带领下,我们经过栓船石,路过虎头岩,在高低不平、地势险恶的山路上一路向下,来到一个有池塘的栗黄色的土屋前。背二哥号子第十代传人向文轩老人在他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所谓背二哥是指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生产生活物资多靠马驮人背,而那些背运货物的青壮年男子称为“背二哥”。背二哥们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吟唱的山歌,称为背二哥号子。

应我们的要求,向文轩老人身披鹿皮坎肩,背上竹背篓,手持丁字打杵子,向我们再现了当年背负重担时哼唱背二哥号子的风采:

上坡龙抬头/下坡虎撑腰

脚码子四个钉哟/皮肩两个叉/背起盐包快点跑/屋头还有娃儿娘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背二哥走进了历史。但背二哥号子在向文轩以及像谭艳一样的扶贫干部的共同宣传和努力下,则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并于年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一尖哟”“要得哟”背二哥高亢悠扬、豪放粗犷的唱腔在山间回荡。

如今,我们或许不再需要用背篓来背负重担,可我们的政府以及我们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何尝不是背负着“乡村振兴”的志向和勇气呢?

邓家,这个有“屋脊之巅”“森林银行”之称的地方,正生动地向我们展示生机勃勃的扶贫成果!

(作者系巫山县作协会员)

版面欣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