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建始县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全县共搬迁户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5%。搬迁规模居全州第一、全省第三。
易地扶贫搬迁让全县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挪了穷窝,断了穷根,逐步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抓搬迁
11月25日,建始县高坪镇大店子村集中安置点,姜和平安顿好患病的妻子,忙着与各村生猪养殖户联系业务。
姜和平一家三口,原居住在该镇望坪社区。儿子读大学,妻子患尿毒症,重担压得姜和平喘不过气来。
年,一家人搬到大店子村集中安置点75平方米的安置房,舒适、宽敞、明亮。儿子即将毕业找工作,妻子病情稳定,姜和平做起生猪生意。一家人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建始县根据全县实际,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来抓,着眼于“定责任、定标准、定布局”,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定责任,强化整体联动。建立“周调度、旬汇报、月通报”工作机制,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资金管理。“十三五”期间,累计承接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28亿元。
定标准,强化项目监管。打通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梳理项目责任清单,建立县领导驻点联络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责任推进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将易迁项目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定布局,强化分类施策。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优化安置布局,分类施策、因户施策,采取“集中搬迁+就业创业扶持”“就近搬迁+产业扶贫”“鼓励搬迁+重新组合”三种模式鼓励贫困群众搬迁。
稳定增收谋发展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建始县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扩大就业、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等方式,培育“新农民”“新工人”“新居民”,让易地扶贫搬迁户稳步发展、稳定增收。
壮大基地培育“新农民”。花坪镇漆潦村通过招商成功引进慧民农业公司,投资建设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公司租赁农民土地近亩,支付5年租金8万元,用工1.2万人次,支付农民工工资万元,带动周边集中安置小区贫困户月人均增收余元。
通过支持涉农市场主体,以土地流转等方式壮大特色产业规模,返聘贫困户务工,参与分红,稳定贫困户收入来源,将贫困户培育成“新农民”。全县发展关口葡萄、猕猴桃、青脆李、贝母、厚朴、茶叶等特色产业60余万亩,培植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专业合作社家,带动近10万农民增收。
扩大就业培育“新工人”。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鼓励工业企业到贫困村建立分厂或生产车间、引导回乡创业人员创办劳动密集型工厂等方式,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搬迁户向集镇、县城周边搬迁。现已在县城工业园区建设亩易迁产业园,对该集中安置区搬迁户分年度、分批次逐步安置到入驻企业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长期安居促致富
建始县以搬迁群众稳定致富为目标,围绕公共设施管理推选一批“小管家”,围绕农业经营主体参股成就一批“小股东”,围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民宿、电商等“小老板”,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干群共治培育“小管家”。高坪镇赶场坝村集中安置小区,通过“管家监督”“委员会负责制”,及时维护、保养公共设施,矛盾纠纷不出小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盘活资产培育“小股东”。茅田乡集镇安置小区,建单元房集中安置贫困户,单元房一楼修建出租商铺,贫困户年均可分红元以上,变成“小股东”。
依托旅游培育“小老板”。龙坪乡楂树坪村安置小区引进恩施力拓建筑公司,实行“公司+贫困户”经营模式,贫困户提供易迁安置房,公司出资打造特色民宿,利益共享,贫困户既可在家当“小老板”,又可在公司务工,月工资约0元,实现稳步脱贫致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