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刘波
千言万语,道不尽他乡情。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搭建完最后一座蔬菜大棚,结完最后一笔农民工工资,建始慧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谭建平高高兴兴踏上回宜昌老家过年的路。
电话采访,回首6年建始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之路,这位宜昌秭归人感受多多,最让他感动的是建始营商环境,从他口中记者听到了一个个精彩故事。
故事之一:年,谭建平与建始合伙人熊凤平来到高坪镇花鹿台村发展设施现代农业,由于大棚蔬菜对水的要求比较高,用量比较大,而花鹿台村又无法满足。得知这一情况,时任镇长、现任书记的朱翠平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现场办公,安排时任镇委副书记魏智茂深山寻水,最终从数公里的红珠河水库引水进村进田。回忆当时情形,用老谭的话说,心里比山泉水还要甜。
故事之二:“不把高坪的设施大棚蔬菜发展好,对不起这里的干部!”52岁的谭建平略显激动。正是这样,谭建平有呼必应,铁心在高坪镇干下去。
“谭总,别怪我整天打电话催你!”“哪里话,唐支书对我们发展的事太上心了!”年2月22日,高坪镇青里坝村女支书唐瑛早早站在村口,等候蔬菜老板谭建平,一见面就忙赔不是,场景十分亲切。
为了不误农时,唐瑛早晚走访问、夜晚协调,现场跟班服务,让谭建平安安心心发展大棚蔬菜。
“真是为我们的事腿都跑成了锅铲,心都操碎了!”至今,仍令谭建平心怀感激。
也正是这样,青里坝一排排大棚建起来了,采摘观光园搞起来了。谭建平高兴,唐瑛书记更高兴。
故事之三:媒体朋友曾开玩笑说,不到我家乡去发展大棚蔬菜,就不跟你写报道了。谭建平果当真,如约而至。
初到花坪,镇里把征来的地处寸土寸金小西湖的土地交给谭建平搞观光采摘园,这让他倍感温暖,信心满满。
再战漆潦,“深圳速度”背后的故事最动情。
“谭总他们将心血和梦想都投入到漆潦,我们要让他觉得值!”漆潦女村支书谢世燕道出心中朴素话语。
为了使公司集约化经营土地,谢世燕与村里干部一次次召开屋场会,一趟趟上门做群众工作,做通散户,并帮他们在其他地方租地进行置换;同时,为了把产业服务工作做到极致,将公司上缴村集体经济的租金又返回来用到建设拦沙坝上,把环境营造得更好。
短短两年时间,谭建平扎根漆潦,一举将漆潦村建成全县最大的蔬菜设施种植大村,前来参观学习和观光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寂静的高寒偏远小山村一下活跃起来。
故事之四:“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谭建平说。
巧媳妇也有无米之难。办企业更如此。谭建平再难,自己扛。可建始上至领导,下至部门看在眼上,急在心里,更是默默搭一把手。
谭建平告诉记者,年公司进入花坪镇发展采摘园,当时确定发展火田槽村和新场村,由于设施农业投入比较大,资金链出了问题,可搞农业的贷不了款,咋办?花坪人,在县财政局工作的肖艳军下乡走访时了解这一情况,说公司是搞实事,愿意达把手,帮助公司找银行贷款,可银行要求要公务员做担保,肖艳军丝毫没有犹豫,用自己工资担保,让公司快速完成了大棚搭建计划,解了燃眉之急。
无独不偶。龙坪乡铁厂坝村产业扶贫园落地,村官代云祥帮公司借款。第一书记田爱国为公司指导做资料,协调田间用水。还有,当初在妇联主席饶丽娟给公司妇女创业经费2万元支持,同时招公司到业州镇雀儿笼村发展现代农业,并公司设施灌溉用水。用一句俗话说,鞍前马后,连一口水都没喝!
“蔬菜大乡龙坪的情要领!”店子坪、黄金淌的蔬菜大棚搭起来了,高山乡亲们家门口就业的梦要实现。千言万语化作浓浓的情怀。谭建平默默把心中誓言化作默默的行动中。
故事之五:“要说建始的支农十条,真是条条有‘黄金’!”作为受益者,谭建平深有体会。
谭建平回忆,年县政府出台支农10条,推出免申即享政策,为了不让他公司的奖补资金流失,当年12月26日下午五点半下班后去花坪镇农技服务中心找主任向绪峰签字,时任镇长的陈伟在武汉开会,得知情况后,委托镇人大主席向大平全权办理,帮助完善一切资料手续,当晚赶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米绪凯还在办公室等候,现场继续为他完善资料,以最快速度让公司获取奖补资金。
谭建平说,陈伟镇长走马上任去红岩寺镇当书记的头一天,还不忘到漆潦村现场处理公司良田周围杂树遮阳问题。
“忘不了,在建始六年时间,当地各级各部门干部和百姓像对待亲人一样支持我发展蔬菜!”
“忘不了,疫后经济重振,时任县长、现任书记张渊平为我们产品代言,推荐农产品入汉、入杭、入上海,着力搭建世界强的海亮集团旗下明康汇与我公司形成定单产业,产品供不应求!”精彩故事讲不完,谭建平饱含深情,娓娓道来。
“力争把设施蔬菜产业打造成金建始的一张名片,在全州拔头筹,全省有影响!为建成‘康养金地·和美建始’贡献我力量!”虎年里,谭建平虎劲十足,虎虎生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