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6.html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近长江干流,长江支流清江穿境而过,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巨猿洞
巨猿洞包括巨猿洞Ⅰ号洞及Ⅱ号洞,洞内长28米,面积平方米,两洞经多次发掘已贯通。柳城巨猿洞(Ⅰ号洞)右侧有上小下大2个洞口,由小洞口进入洞内后,向下约一米处,为钟乳层生成的“盖板”,“盖板”向内和向外延展,向外延展是下洞口的洞底。洞口“盖板”之下,有约1米多厚的含化石的胶结坚硬的“黄色堆积”。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发掘。
巨猿二洞(Ⅱ号洞)在与洞口同一水平面,相距约20米处,内有与巨猿洞内Ⅰ号洞相同的堆积物,其中也含有巨猿的零星牙齿和巨猿同时期的动物化石。
巨猿洞堆积物的层序,由上而下共6层:
第1层,棕色松土层:这是巨猿洞堆积的最下层,与基底的石灰岩相接触,在探沟出露的剖面上,可以看出此层与上部第2层之间有些孔隙,在Ⅰ洞口、、年发掘部分还见到有一些黄色和灰白色土块。
第2层,浅红色、灰黑色砂质土层:局部地方有明显的微层理,并且层与层之间有灰黄色的条带,从而层次特别清晰。在底部有空隙的地方,生成许多的石钟乳。此层分布遍及全洞。厚约30厘米。
第3层位,含有碳酸钙针状晶体的黄色、微红色砂质土层:此层最突出的特点,除了碳酸钙晶体很发育之外,在它的上部还夹有黑色的豆石和黏土球。含有大量的巨猿牙齿化石。
第4层,黄色砂质土堆积:系由砂质土、豆石、黄色土球(最大者约10—12厘米)等组成。当黄色土球风化后,形成凹坑。在凹坑里生成碳酸钙的微晶体。此层由钙质胶结,十分坚硬。
第5层,淡黄色、灰白色砂及砂土堆积:这层堆积的组成物质有微粒石英、小粒石灰岩屑以及零星的黏土颗粒。由钙质胶结,但不十分坚硬。层中的孔隙度较大,并在孔隙中生成有微粒的碳酸钙晶体。厚约1米左右,从Ⅰ洞口往东、西侧支洞逐渐变薄而尖灭。层中亦无化石。
第6层,石钟乳层:此层的分布范围几乎覆盖在整个巨猿洞内堆积物的顶部。但是厚度的变化较大,由Ⅰ、Ⅱ洞里逐渐变薄,局部地方加厚。
石柱观
蟠龙山山势险峻,整个山体是悬崖绝壁,山麓有洞穴,迂回曲折通向山腰,出半山洞口,有级石梯依山势盘旋至山顶。山顶苍松横生,山花竞放,庙宇掩翳在秀林古木之中。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传说当年有一樵夫上蟠龙山捡柴,在半岩石缝中拾得半截庙钟,钟上残留“峨眉”二宇,怀疑是四川峨眉山的神仙降灵,四乡群众因此相邀在山顶修筑庙宇。
蟠龙山周围有风景三处,山西有清建宝塔一座,右侧崖缝中有一涓流,久早不竭;东麓有一堰池,碧波荡漾,常年不干。
石柱观位于清江中游恩施的建始县的蟠龙山顶,蟠龙山隆起在公顷的坪坝中央,山势险峻,山体悬崖峭壁。山下有洞穴,迂回曲折通向山腰,有石梯级,依山势盘旋至山顶。山顶古松苍劲,山花竞放,石柱观掩映于苍翠的树林之中,蔚为壮观。
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石柱观,后几经毁建。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元年()重修,相传起因是一樵夫上蟠龙山打柴,拾到有峨嵋二字的残钟半截。
花果坪古生物化石洞群
花果坪古生物化石洞群含花坪、景阳、高坪、红岩寺等乡(镇)的部分村,面积.33平方公里。年后,先后出土剑齿虎、貘、野猪、鹿、牛、马、羊、象等动物骨骼化石;年后,在洞群中发现巨猿牙齿化石19枚,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认定:“建始巨猿牙的形态与特征与广西柳城巨猿没有种的区别”。
石通洞位于业州镇西南角凤冠山麓峭壁下。洞内西北部较平坦宽敞,穹窿如舍,最宽处约30米,总面积约平方米,形同大厅。洞口崖檐飞泉常年不断,淅淅沥沥飘落入洞前圆形小潭,即古县志中所称“石洞飞泉”。
朝阳观又名凤冠山,上有天池寺,该寺俗称朝阳观,方言以观名山。该风景区含朝阳观、米水河、穿洞子、闸木水峡、石鼓门、宝塔山等。天池明镜、石洞飞泉、虎头昂翠、崖悬白印、虎榜天开、蓬莱仙境、石涧天桥、石耸乌纱、凤尾拖青等朝阳观十大景点被载入清代《建始县志》,除狮滩夜吼不复存在以外,其余9个景点基本保持原貌;山麓的石通洞20世纪90年代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