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地处湖北最西边,和省会武汉距离六七百公里,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加上恩施地处山区,交通跟平原比较,还是欠发达。本身就穷无论是出行成本和物流成本,都会高很多。虽然现在改变了很多,有高铁有高速,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时日。
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一个自治州,年恩施州GDP在全省排在十一位,排在恩施州后面的就是面积很小的随州和鄂州市,以及几个省直管县级市和一个林区。恩施州排名这么低跟地理位置有关系,说到这里,突然发现,恩施州地图就像一只爬行的乌龟,拼命的在摇头摆尾向前爬行,看下面这个地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恩施州八县市的排名几乎复制了恩施州在全省排名的模式。恩施市GDP排第一好比武汉,利川市排第二跟襄阳类似,巴东排第三跟孝感差不多,建始排第四跟荆州差不多。
剩下来的南四县,除鹤峰差一点其他咸丰、宣恩、来凤3县悬殊不大。这其中来凤的地盘最小,鹤峰的人口最少,宣恩人口少于咸丰,咸丰排名也靠前。这说明地盘和人口也起着关键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因为鹤峰的地盘在恩施州算是比较大的了。
高速高铁贯穿恩施州北四县市,他们的高铁和高速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也就跑在了南四县的前面。这说明交通起了决定性作用。利川是恩施州县市中面积最大的,也是交通最为便捷的县市。利川的地理优势也很明显,占住了乌龟的左后腿和半边尾部,背靠西南最大城市重庆,人口也最多的,排第二也是理所当然。利川大力打造凉城利川,避暑经济发展起来了,GDP增速排全州第一。
鹤峰是乌龟正在全力以赴使劲蹬的右前腿,现在排在最后一位,不代表以后一直是最后一位。鹤峰现在是因为交通不便,被封闭在大山里,这几年开通了高速,开发了屏山峡谷,后劲马上就上来了,年GDP增速排在全州第二位。加上即将开工的高铁几年以后开通,打通了出县的通道,后劲是不可估量的,从鹤峰出山直达江汉平原比巴东还近。
恩施就不用说了,因为是州城,是整个恩施的门面,投入会重点倾斜,加上是州府,八县市到恩施消费以及做生意的都比往来其他县市多,人口流动大,经济肯定活跃的多。又是恩施州最大的县级市,还是整个恩施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头把交椅没人抢得过,看地图,恩施在乌龟的正中心位置,连接着利川这条左后腿和建始这条左前腿。
巴东排第三也有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乌龟的头部和颈部都被巴东占了,是恩施州唯一有水陆交通的县城,又是唯一一个县有两条铁路两个火车站的县城,和湖北第三大城市的省域副中心宜昌做邻居,怎么着也会抢到一口汤喝。但巴东年的GDP和建始悬殊不大,GDP增速远远低于建始排倒数第一,巴东这第三的位置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倒是建始夹在中间,凭借乌龟的左前腿,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抢到了第四的位置还可以瞄着第三,倒是不易。
南四县其中的咸丰和来凤,前两年刚开通了高铁,咸丰在南四县里坐稳第一把交椅估计不太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咸丰只是乌龟的尾部没处借力。来凤县虽然小,却是整只乌龟最有劲的右后腿,虽然短小力道不小,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出城中心就可以出省,旁边的外省邻居龙山,听说发展的很不错,来凤如果能做出来好文章,和一条高铁串起来的咸丰争一争南四县第一,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最难的应该是宣恩县了,夹在中间没有高铁,就是乌龟背上的一块肉,他们使劲爬我也不甘落后的使劲扭腰。好在周围邻居都通了高铁,离县城远点的可以搭咸丰、来凤、恩施的顺风车。宣恩是离州城最近的一个县城,这位置有优势,但又略显尴尬,就怕灯下黑。就像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又像城里人又像乡下人,结果哪都不是。好在宣恩的旅游业火爆起来了,是值得欣慰的。GDP增速排在利川和鹤峰之后,名列第三,后劲也挺足,但也任重道远。如果恩高宣一体化发展迅速,宣恩追上几个县估计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