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才子拒绝高薪工作,执意山区支教,无编

年,24岁的袁辉从南京大学毕业,然而他却拒绝高薪工作,选择去偏远的山区支教,没编制、没工资。10来年他不改初心默默奉献,他究竟图什么?

实现高中愿望,毅然决然去山区支教

袁辉读书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他进入高中阶段时,他有了一个特别强烈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想去乡村支教,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同学时,同学觉得他是在开玩笑。可袁辉却暗暗决定一定要去实现这个想法。

年,袁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袁辉不仅成绩优异,他的品行也常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

年,在袁辉毕业前夕,他的导师给南京一家杂志社写了一封信,推荐袁辉到杂志社工作,袁辉接受了导师的心意去杂志社面试,杂志社的总编辑对他非常满意,最后袁辉被告知可以来杂志社工作,而且年薪特别可观。

然而,袁辉犹豫了,高中时那个去乡村支教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最后他拒绝了杂志社的邀请,毅然决然地决定去乡村支教,他认为支教这件事意义非凡。

很快袁辉便自己去寻找支教的机会,他先后去过几所乡村学校,可当时那些学校并不缺人,袁辉有点着急了,一天他突然想起了湖北巴东县“拐杖教师”谭定才。

谭定才也是位让人尊敬的老师,年,他成了姜家湾乡村学校的代课老师,很多代课老师都嫌弃学校偏远,条件艰苦,来姜家湾支教没多久都选择了离开,只有谭定才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年轻谭定才因过度劳累从自家平台上摔下来,导致下肢瘫痪,因经济拮据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引发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可一想到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谭定才拄着拐杖,忍着疼痛坚持到学校上课。

袁辉费尽周折来到距家千里之外的湖北巴东县清太坪姜家湾学校,他把来意告诉了谭定才,谭定才看着这个名牌学校大学生,他不知道这个大学生能坚持多久,于是谭定才劝说袁辉回去找份好工作。

谭定才当时还不清楚袁辉那颗坚定的心,在袁辉的坚持下,谭定才决定让袁辉试试,看看他的心能在这偏远、贫困的地方停留多久。

袁辉在姜家湾的第一晚,他扎扎实实体会到了这里生活的艰苦,他用几张书桌拼了一张床,拿出自己的睡袋放到“床”上睡了进去。

第二天,袁辉来到了当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同意并给他备案后,袁辉正式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支教老师,他回到姜家湾学校找了一间空教室,安置了下来,一张床、一张书桌、两条凳子和一口锅,是袁辉的所有家当。

艰苦的条件不能浇灭支教热情

袁辉在这里不仅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想办法和学生沟通,提高教学质量。

姜家湾教学点离巴东县有个多小时的车程,这里海拔有多米,到了冬天寒风凛冽,而且这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

缺水成了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袁辉洗衣服靠雨水,饮水则要行很远的路,到农户家里提水,袁辉曾想过这里的条件会很艰苦,可如今体会到的要远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可这些外在的艰难条件不能浇灭他支教的热情。

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也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孩子们的性格很迥异,为了让孩子们很好地融入课堂,袁辉用了新颖的教学模式。

有的孩子过于调皮上课不能专心致志,袁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讲《古典文化课》时,他用各种道具,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按着文章内容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孩子们都爱上了袁辉的课,由一开始的排斥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袁辉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纯洁,他开始教孩子们作诗,然后把优秀的诗贴在教室的墙上,孩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课上为了让孩子们学知识,袁辉费尽心思,课下他想办法让孩子们尽情玩耍,他还会举行很多比赛,其中的爬树比赛大受欢迎,当那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这些比赛中获得奖品时,他们的自信心备受鼓舞,慢慢地他们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年,袁辉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病倒了,他回家休养了十来天,然后又回到了姜家湾教学点。不久他的父亲来看望他,因为条件太过艰苦,父亲劝他离开,父子俩吵了起来,父亲沉思后对他说:“儿子,对不起”。

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4年,袁辉受邀来到了清太坪白沙坪小学任教,这里的老师很紧缺,他主动承担了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他每周1节课。另外休息时,他还到附近的学校义务上课。

除了大课堂,袁辉还给生病在家的田艳青开了小课堂,田艳青患有“瓷娃娃”病,无法到学校上学,家中也很困难。

袁辉每周都要去给田艳青上几课,袁辉需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田艳青家,不论刮风下雨,袁辉都坚持去给她上课,在袁辉6年的坚持下,田艳青顺利考上了初中,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田艳青对袁辉说:“您没来之前,我的世界是灰暗的,您来后,仿佛有一缕温暖的光照进我的世界”。

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孩子,袁辉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他没有编制,没有工资,只是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每月只能得到0元左右的补助,他用这些为数不多的钱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孩子们。

孩子们特别喜欢袁辉老师,他们会把不舍得吃的东西偷偷塞给袁辉,人心换人心,孩子们的举动暖了袁辉的心。

陪伴孩子成长,他很满足

袁辉不仅感动着孩子们,也感动着身边的人,他的同学知道了他的事迹后,常来看望袁辉,还给孩子们带来善款,很多爱心组织和人士给孩子们送来物资。

年,袁辉离开巴东县来到建始县望坪中学支教,他依然忙碌,依然全心全意为了孩子。

袁辉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离开大山深处,成为一名正式编制教师,但他拒绝了,他说:“我觉得我不需要任何身份,大部分时间,我就是陪伴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进步、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在袁辉10年支教期间,他用不拘泥于形式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孩子孩子受益匪浅,很多孩子走出大山,进入了名牌大学。

支教就像呼吸一样

而这10年仅仅是袁辉支教的开始,他的支教之路没有终点。

有人问他:“如果在大城市工作,有房有车,而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你心里平衡吗?”

袁辉:“为了物质,我不会来这里。陪伴孩子们成长,很有价值,大山里更需要我”。

媒体问他:“支教能坚持多久?”

袁辉笑着说道:“支教对我而言,不是坚持,支教就像呼吸一样,是我们需要呼吸,我们不能说自己坚持呼吸”。

10年光景,皱纹爬上了他的眼角,但袁辉精神上是快乐的,他感觉回归到了生命的本质,他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他收获了丰盈的内心,绽放了人生华彩,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前程。#支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