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ykhongye.com/yyhj/Index.asp?page=2
前言
传统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方志作为文化的基石,在地方文化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让方志纂修更好地融入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成为民族地区文化治理的重要一环。清江流域作为多民族聚居区,传统方志的整理与研究必不可少。方志的纂修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民族地区与国家的文化心理联系,是民族地区与国家之间双向认同的重要表现,以此启示在民族地区的文化治理当中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治理现代化。
一、现存清代清江流域县志梳理
县志是记载一县范围的志书。改土归流之后的清江流域,多地设县,行政区划趋于稳定,这大大推动了县志的修纂。涉及清江流域的现存县志多达20部。建始县,乾隆元年()开始隶属施南府。清一代《建始县志》多次重修,版本众多。现存《建始县志》部,即:佚名纂修《建始县志》、袁景晖纂修《建始县志》和熊启咏纂修《建始县志》。宣恩县,乾隆元年()设邑。清代《宣恩县志》现仅存1部,即张金澜修,蔡景星、张金圻纂《宣恩县志》。咸丰县,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设县。清代《咸丰县志》今存1部,即张梓修、张光杰纂《咸丰县志》。恩施市,“雍正六年题改恩施县,七年设官与兴山、长阳、巴东三县同隶归州。十三年设施南府领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又以建始为一府往省必由之路,自夔拨入施,共为六县”。现存《恩施县志》2部,即张家檙修、朱寅赞纂《恩施县志》;多寿、罗凌汉等纂修《恩施县志》。
利川市,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设利川县,隶巡荆道施南府。现存方志有2部,即何蕙馨修、吴江纂《利川县志》和黄世崇纂修《利川县志》。宜都市,清代顺治四年(),隶属荆州府夷陵州,雍正十三年()改属荆州府,现有县志2部,即刘显功纂修《宜都县志》和崔培元、朱甘霖修、龚绍仁纂《宜都县志》。清代长阳隶属宜昌府。现存4部县志,即:田恩远修,石高嵩纂《长阳县志》;李拔纂修《长阳县志》;朱庭棻修、彭人檀纂《长阳县志》;陈惟模修、谭大勋纂《长阳县志》。清代巴东县隶属宜昌府。巴东县志已知存有2部,即齐祖望纂修《巴东县志》;廖恩树修、萧佩声纂《巴东县志》。今五峰土家族县在清代为长乐县。清一代《长乐县志》有部,即:李焕春修、赖荣光等纂《长乐县志》;李焕春原本、龙兆霖等增补《长乐县志》;李焕春原本、龙兆霖等增补、郑敦祐再续纂《长乐县志》。
二、现存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纂修的表现和特点
(一)方志数量的增多与体例、理论的成熟
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纂修以同治、光绪年间最为突出,无论是数量、质量、理论等都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方志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现今保存下来的清代清江流域的方志多数是在同治、光绪年间纂修的,种类涉及府、州志以及县志。方志在内容上也更丰富。其二,体例、理论逐渐成熟。
(二)方志纂修时间、质量与全国相比的“滞后性”
清代清江流域的方志纂修“滞后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方志纂修时间的“滞后性”。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的修志“热潮”相比,康雍乾时期,清江流域方志纂修才处于起始阶段,以府志为主。至同治时期才大规模地爆发,进入鼎盛阶段,出现大量优秀作品,县志的纂修尤为突出。同治、光绪年间纂修的15部方志,县志就占其中的11部。其二,方志纂修质量与全国相比的“滞后性”。同治、光绪年间清江流域的方志纂修质量与之前的方志相对比明显提高,但是与同时期全国其他地区方志质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县志纂修质量高低不一,部分县志在编修内容上较为简陋,印刷质量较为粗糙等问题。
三、国家、地方政府、士绅的多元互动
清代是清江流域方志纂修的鼎盛时期,成绩斐然。深究背后的原因,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纂修与国家、地方政府、士绅的多元互动密切相关,是地方文化在地方社会推动下积极寻求国家认同的一种重要表现。
(一)国家政策对方志纂修的引导
方志的纂修与政局的稳定、行政区划的明确以及民族关系的融洽相关联。清朝建立初期,为了迅速稳定局面,政治上继续推行土司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司制度阻碍了民族交流和经济发展。至雍正时期改土归流已成为大势所趋,君臣共识。清雍正十三年()前后,在清江流域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大量选派“流官”治理。文化地方成为其一个重要的治理任务。土司制度的废除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清江流域由此彻底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此外,行政区划的调整、建置的改革等都会影响到地方志的编修。改土归流之后,清江流域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大致辖区范围主要包括施南府的恩施、宣恩、利川、咸丰、建始,宜昌府的长乐、长阳、巴东、鹤峰以及荆州府的宜都。清江流域行政建制的完善加速了方志的纂修。建立统一的府、县制以后,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人口流动频繁,由此民族关系开始发生改变,逐步打破交往隔阂,至同治时期出现了和谐的社会氛围。以上种种,都间接推动了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的纂修。
(二)地方政府对方志纂修的推动
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的纂修与地方官员的支持、地方政府财力的提升相关。中原地区的“流官”进入清江流域执政后,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热衷于修志活动,在聘请修志人员、把握志书质量与内容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纂修方志也是地方官员粉饰个人政绩、加强和地方士绅联系的重要手段。此外,方志纂修需要地方财力的大力支持。清江流域自改土归流后,经济上实行招民垦荒,政府下令“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由此,清江流域“流人麇至,穷岩邃谷尽行耕垦”。移民的进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得清江流域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而清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方志的纂修。
(三)士绅阶层对方志纂修的支持
清朝在清江流域大力实施国家教化,培养少数民族的士绅阶层。通过地方官学教育体系、乡村儒学教化体系等制度化措施,清江流域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体、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至同治年间,儒家文化渗入清江流域已过百余年,修志文化早已深入人心,作为地方重要的文化活动,得到了地方士绅的大力支持。清江流域的士绅阶层积极参与方志的编纂,并将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结语
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盛行,主要表现在方志数量的增多与体例、理论的成熟,但是,也应该看到清代清江流域方志纂修与全国相比“滞后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