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科技助力贡米出山
全媒体记者谭琼辉通讯员王刚
科技特派员在田间查看旱育秧苗长势情况,指导村民插秧。(资料图片)
科技特派员调研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指导村民抗旱。(资料图片)
科技特派员在农户家中查看大里贡米收成情况。(资料图片)
“大里贡米刚上市一个月,销售额就达10万元左右。春节将近,又将迎来一个销售高峰。”建始县大里巴溪谷黄田贡米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海军介绍,大里贡米刚上市便迎来“开门红”,得益于州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大力支持。
黄海军的家乡,位于建始县景阳镇大里村。大学毕业后,黄海军去上海创业,经过多年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功成名就的他,每当闲下来总会想起家乡,想念妈妈的味道,每年春节无论多忙,他都要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品尝妈妈做的大里贡米饭。他笑称,山珍海味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大里贡米的味道忘不掉,那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因多种原因,大里贡米产业一直处于停滞发展甚至收缩状态,所产大米仅够村民口粮,名气也只是在当地口口相传。多年来,当地有识之士总想着重塑大里贡米品牌,黄海军就是其中的一个。
怀揣梦想,黄海军着手发展大里贡米,并创办建始县大里贡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建始县大里巴溪谷黄田贡米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巴溪谷贡米”“大里黄田贡米”商标,探索精品农业产业化与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大里贡米核心种植区涉及大里、社坦两个村。刚回到家乡的黄海军遇到不少困难,他挨家挨户和村里的长辈交流,给大家描述发展前景,分析大里贡米的市场行情和品牌收益,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两个村的村“两委”也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兴修农田水利等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更大的问题是种植技术难题。”黄海军明白,要做高端农业,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关键时刻,建始县科经局伸出援手,为他争取到州科技特派员项目,州农科院水稻油菜所研究人员王刚作为州科技特派员派驻大里村,为大里贡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王刚到大里村实地调研后发现,该村土壤为少见的泥灰岩和油沙土地,经检测,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硒。水田所在地三江(清江、巴溪河、伍家河)环绕,紧挨龙洞山泉,排灌十分方便,特有的清江山地小气候十分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所产大米形、香、味俱佳。
“在王刚的指导下,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增至亩左右。”黄海军介绍,州农科院专家因地制宜为大里贡米拟定了一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从品种引进、品比试验、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已遴选出5个品牌进行试种。
在年前期引种品比试验的基础上,公司今年开始小规模种植筛选出的品种,并继续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更优品种。试种采取“公司+农户”运营管理模式,统一供种、统一育秧,严格按照绿色标准操作,要求不用或少用化肥,每亩增施腐熟牛粪公斤以上,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除草剂和化学农药,用紫外灯诱杀害虫。
长期在上海投资创业的黄海军,深谙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为此,公司重金聘请欧莱雅品牌设计团队负责大里贡米品牌的历史挖掘、文案撰写、包装设计等宣传策划工作。同时,结合景阳镇秀丽的风景,先后举办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农耕祭祖、插秧节、丰收节、农业观光旅游等文旅活动,大力推广大里贡米,新华社、中新网、湖北日报、恩施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今秋,大里贡米喜获丰收,产品一经面市,就在江浙沪等沿海城市一炮打响,极品大里贡米每斤最高售价达多元。订单纷至沓来,每天接单、发货,忙得不可开交。黄海军说,当老板这么多年从没这么辛苦过,但为了把大里贡米品牌做大做强,再苦再累也值得,能让外地朋友吃到家乡产的贡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
对于大里贡米的发展前景,黄海军信心满满。他说,接下来要努力做好三件事: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制定大里贡米生产行业标准,让大里贡米成为贡米行业标杆;延长大里贡米产业链,将传统农耕文化、生态观光旅游、特色餐饮民宿等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村民种植大里贡米、发展生态旅游,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