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杨爱林通讯员申万萍冉玲李婷赵航)在一个雪后初晴的周末,笔者来到建始县龙坪乡楂树坪村,寻访楂树坪村生态振兴故事。站在长岭岗的观景台远眺,楂树坪村雪景尽收眼底,近处农舍,远处群山,起起伏伏,连绵不绝。
在楂树坪村共享菜园内,有一个40多岁,看起来很健谈的人,正非常热心地在给前来赏雪的人讲楂树坪的雪,讲共享菜园的流程,讲楂树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和风景点。
这个人正是楂树坪村党支部书记陈久龙。
说起生态振兴、美丽乡村建设,陈久龙自豪的心情难以掩饰:“若要避暑,只到楂树坪。若要看雪,只到楂树坪。”
陈久龙跟楂树坪村一样,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高中毕业后,陈久龙外出打工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年返乡创业,成为村里眼里的“老板”和乡贤能人。年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从贫困村到脱贫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康养民宿到旅游网红打卡地,在陈久龙看来,就是一个字:“拼!”
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陈久龙带领楂树坪村民发家致富,村里发生了很多变化: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民宿协会、饮用水者协会、乡贤会,创建星光民宿、智慧民宿,完成集镇民族风貌改造、申报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改善水电路网房和村阵地建设,一步一步描绘美乡村建设蓝图……
新风拂面、古风濡染,良好的家风、乡风、民风,蔚然成风。乡风文明在这里落地生根;志愿服务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形成网状、立体、长效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文明新风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建设全面铺开,农村文化礼堂生机勃勃,形成了家家“种”文化,户户抓“家风”的生动局面。
楂树坪是古盐道的途经之地,各方商贾集聚于此,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堂戏、土家打糍粑、制米酒以及传统农耕活动等特色文化在本村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村民张世平为“高腔山歌”的传承者,被誉为“土家歌王”,多次被邀约到中央电视台表演土家民宿歌曲。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外来游客给楂树坪村村民文娱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本地文化演艺队伍与武汉、重庆游客中的文艺爱好者积极融合,每周四组织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创建“乡约楂树坪”文化品牌,深受广大群众和游客喜爱。
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实现“美丽风光”“美丽经济”的两山生美的目标?这是楂树坪村近年来持续发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位正在在雪地里扯萝卜的大姐说:“这几天看雪的人多,村里农家乐家家生意都忙不赢,要刨开积雪,扯几个萝卜炖腊肉。”大姐边说边轻声地笑了起来,很幸福快乐的样子。楂树坪村善于把生态亮点打造成景点,串联景点形成景区。大姐还介绍了村里的著名景点——十八格石林、狗头国、红星山、吕家坪湿地、白鸽溪、石人坪、骄顶包、马玲河……
在楂树坪村,共享菜园、共享厨房、共享木屋和村民闲置房屋,闲置土地、闲置劳动力有机衔接,让村民参与,无缝对接共同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靠山吃山”,楂树坪人“养山富山”是楂树坪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秘密。依托长岭岗林场万亩长岭岗林海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产业,目前楂树坪村已发展宾馆酒店、农家乐家,已经开始经营的有76家,总床位数余张,日接待能力约余人。年实现总收入约万元。
从“生态美”到“百姓富”,楂树坪走出了一条生态振兴、富民强村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