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建始县花坪段。文林摄
恩施市谭家坝清江峡口。文林摄
霞光下的清江建始县景阳段。文林摄
清江水浅蜀水深,
蜀水不似清江清。
清江若有蜀水大,
此水当擅天下名。
——明·童昶
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
清江古称“夷水”。相传古时候夷水并没有今天清江那样的开阔险峻,夷水岸边居住着巴姓部落,首领叫巴务相,又被人尊称为向王天子。和夷水河畔另外的樊姓、曋姓、相姓、郑姓等几个姓氏部落一样,巴人依靠打猎和捕鱼过日子。五个姓氏的部落之间常常因渔猎地盘的争夺,发生打斗甚至战争,各有死伤,谁也占不到便宜。
各个部族的长老们为了平息争端,求得和平相处之计,便坐下来商议对策。多日商谈之后,终得一法,那就是把各个部族的首领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试,谁赢得胜利,就奉谁为君王,让其统领夷水所有部族。各部首领跃跃欲试,他们都是杀伐决断的角色,都希望当上君王。
比试第一关,谁能把佩剑扔到河对岸,谁就是胜者。前4个首领逐个登场,使尽全身力气掷剑,却一一失败。最后一个登场的是巴族首领巴务相,只见他衣袂飘飘,屏声静气,将手中的剑随手一抛,那柄剑便疾如闪电般飞向对岸,随后传来轰隆巨响,河面掀起百丈巨浪,人们脚下有天塌地陷般的震动,山中野兽四散奔逃。观战的人们定睛一看,而后惊呼不已,原来,巴务相的剑把夷水河对岸的万丈悬崖轰出了一个巨大的岩洞,以致数座山峰都出现尘烟滚滚的情景。
但是,其他部落首领表示不服气,他们认为,巴族首领只不过是有一身蛮力,若是仅凭掷剑之力就可以统领夷水部落,不能服众。于是长老们再议,决定再来一次比试。比试内容是首领们各自驾驶泥舟,沿夷水逆流而上,泥舟浸水而不坍塌者为胜。
前4位首领和他们的泥舟纷纷下水,泥舟经夷水浸泡冲刷,很快化为泥浆融入河水。唯有向王天子的雕花泥舟在夷水河上飘荡,河中鱼群围着泥舟欢跃,似为巴务相护航。
其他部落首领终于无话可说,他们认为巴务相能驾驭泥舟逆行夷水,定是得到天助,于是纷纷跪地臣服,高呼“相王”。后来人们又称巴务相为向王、向王天子。
统一各个部落以后,大家和平相处,不再相互制衡厮杀,于是部落发展得很快。尤其是巴人部落,人口越来越多。巴务相觉得需要扩大地盘才能安置越来越多的子民,便率领军队沿夷水向上游征伐。巴务相仍然驾驶着他的雕花泥舟,行在队伍最前面,遇到河流狭窄处,不能行船,巴务相便手持一只牛角吹起来,听见巴务相浑厚的牛角声,两岸延绵的山峰和陡峭的绝壁纷纷让路,河道由窄变宽,河水由浊变清,水流由小变大,直到行船通畅无阻。向王天子牛角声飘过的地方,都成了他的领地,最终在武陵山腹地建立起王国——巴国,巴务相被称为巴廪君。
如今民间还有一首民谣在流传:
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
声音高,洪水涨,声音低,洪水落,
牛角弯,弯牛角,
吹出一条拐拐弯弯的清江河。
盐水女神与巴人廪君的爱恨情仇
廪君统一五族,率军队沿清江溯流西征,到达一个名叫盐阳的部落。统治盐阳的是一位女王,她能歌善舞,有倾国倾城之貌,人们称她为盐水女神。
那日,巴务相在清江河上驾着他的雕花泥舟,行至盐阳地界,忽闻前方一座万丈绝壁的山崖上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原来是盐水女神在山崖之上唱歌。
盐水女神是专程来一睹巴务相真容的。她早就听过巴人首领驾土船逆行清江的壮举,更听说他是一位超凡脱俗、得天人相助的伟岸英雄,只是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而此时的巴务相,也被盐水女神的歌声与美貌迷住。于是,他将雕花泥舟停靠在岸边,借口舟车劳顿,在盐水部落借宿一晚。殊不知,这一去,巴务相和盐水女神便结为夫妇。
然而,巴务相宏图在胸,一统江山的壮志未酬,无心长留盐阳部落。盐水女神一心一意地侍奉夫君,只求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不愿和巴务相有片刻分离,根本不愿意伴随他出师西征。她使出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夫君西行,希望用美貌与歌舞、美酒与佳肴、甜言与蜜语留住巴务相。即便如此,巴务相也坚持要离开,盐水女神又心生一计,她每天天一亮就化为飞蛾,而且率领成千上万的飞蛾聚集在空中,遮天蔽日,使整个盐阳昏天黑地,巴务相和他的队伍分辨不清东西南北,自然就无法出行。
几天之后,巴务相终于想出应对之策。他送给盐水女神一缕青色发丝,说这是从自己头上拔下来的,表示与女神同生共死。盐水女神视为至宝,赶紧把青色发丝系在腰间,生怕遗落。
一天清早,天刚亮,巴务相悄悄穿衣起床,准备不辞而别。就在他刚刚登上泥舟时,突然清江河上刮起了大风,天空又漆黑一片,飞蛾弥漫天空。其中一只飞蛾腰间的一缕青色发丝还在随风起舞。
巴务相立在船头,看着天空中那只腰系青丝的飞蛾,心疼又心急。他知道,那就是盐水女神,是他爱的女人。但为了巴国大业,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见巴务相张弓搭箭,一箭射向青色发丝飘舞的方向,腰系青丝的飞蛾飘然而下。痴情的盐水女神带着她对巴务相的无限爱恋,永远地离开了盐水,离开了人间。
巴务相最终实现了梦想,统一了清江各部,人称巴廪君。相传巴廪君后来在武落钟离山归天,魂魄化为白虎,千百年来一直蹲在山顶,望着上游盐阳的方向。
清江放排
后汉时期,由于三峡航道的开通,清江受长江面貌的改变,水量减小,“建始之北,遂成断港”,八百里清江仅剩中下游一段尚有通航能力。据说,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用巨额经费扩建颐和园,在西南山区采购楠木,由清江流送到宜都,而后启运到京城。由于清江险滩阻碍楠木流送,清政府招募百千壮士在清江打滩,疏浚河道、放排流木,清江放排自此开始,甚至成为沿岸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
每年开春之后,清江河水开始上涨,放排季节就到了。放排人将条木扎成木排,由排工驾驭放送,或将圆木推入江中自由放送。扎制木排很讲究,先横摆条木,再竖放条木,用竹缆缠绕,再用小木棒绞紧,扎两至三层,呈尖状船形。排中央搭建席棚,内设简易的床铺和炊具,供放排人休息与生活。如有需要,排上还要搭载生漆、桐油、腊肉等,方便到了山外码头换钱或以物换物。
开排出行之日,排工头右手提着锋利的斧头,左手虎口卡住一只大公鸡的翅膀,把鸡头平放在木排前舵的支撑木桩上,“砰”地一斧头斩下去,鸡头落下,血喷溅在舵上、木桩上,以祭拜各路神灵。趁着木桩上的血还没凝固,用几片鸡毛沾上一些,可以一路避邪。这一斧头下去,如果鸡头没有利索落下,预兆一路会有坎坷,放排时必定十分谨慎。
每次开排,总有山里人搭排一道出山,如有“陈”“程”姓的人随行,因与“沉”谐音,排工忌讳,就让他们临时改姓,山里人秉性固执,至死不改姓,与“沉”谐音的人一般不轻易开口搭排。如果有女人搭排,不能走排首,要从排尾上排。
放排工的生活很艰辛,白天驾着排漂流,晚上因看不清水路,便靠在江边休息。放排最怕途中遇激流撞石而散排,冲走原木拿不到工钱不说,性命有时都难保。
晚清贡生张仲羲在他的《竹叶楠》一诗中写道:“朝发南陵渡,暮宿景阳关。十株横流九株折,健儿长歌蜀道难。”这或许是清江放排的真实写照。
(付小平编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