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年记者,作者汤广花
青年记者
新闻传播研究杂志,年创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邓秀松:湖北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曾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7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77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曾获“湖北省广播电视战线杰出青年”“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湖北省第九届青联委员。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邓秀松
11月6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邓秀松登上领奖台,代表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发言。这是邓秀松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从事新闻工作36年来,这位从大山深处闯出来的土家汉子,始终秉持一颗赤子之心,扎根一线,九获中国新闻奖,创造了多个第一。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扎根生活的深度,成就作品的温度,决定表达的高度。”他时常提醒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做新闻一定要朝大处看、往小处做,择高处立、往平处行,向深处想、往浅处说。”
练就一双“铁脚板”
独自混进农民堆儿里,跟他们家长里短地聊天;和群众一起挤在长途汽车里,烟味夹着汗味,天南海北“扯野白”;在寨子里,跟农民兄弟围着灰坑烤柴火,你一言我一语地寨里寨外说古道今;入夜,就跟乡镇干部或老乡挤一张床,掏着心窝“诨白”,通宵达旦……邓秀松说:“我喜欢这样做记者的感觉。”
年大学毕业走上记者岗位,邓秀松被派到当时被称为“湖北的西藏”——远离武汉近公里的恩施山区做驻地记者,在大山深处一干就是16年。16年间,他跑遍全州97%的乡镇,多次穿越人烟稀少或无人地带,和成百上千的基层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兄弟”“铁脚板记者”。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记者后的第一次长途跋涉。
那是年的夏末,邓秀松到恩施深山区做贫困调查。他搭长途汽车到宣恩县城,没跟县委打招呼,直接挤上开往长潭河区的中巴。到了长潭河,说是省电台的记者,时任区委书记向家楣压根儿不相信,“省里的记者跑到我们这山旮旯干什么?”连忙打电话到县里问,县里又打电话到省里问,直到证实这年轻人真是省台记者,才叫厨房给做晚饭。
邓秀松计划从长潭河到大卧龙,走铺板坪,绕行孤老湾、板壁岩,经老李家湾上椿木营。向家楣一个劲地摆手,“不行不行,这路等于没路,好多人都不敢走,不说野猪那些大家伙,就是毒蛇和山蚂蟥都很难缠。”然而,看邓秀松态度坚决,一定要把这一带的贫困情况摸清楚,向家楣咬咬牙,“我陪你走”。
第一天走到大卧龙,大卧龙的乡干部连忙点起煤油马灯在院坝里谈情况。到老李家湾已经是第三天,当地群众不知道国家早已改革开放。向家楣连忙把群众召集起来,和邓秀松一起给大家讲外面的情况,讲国家的形势。一路走过,深山区的闭塞和贫困状况让邓秀松大为震惊。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往往为了摸清一户人家的情况,邓秀松一行要爬坡过河几十里。渴了,大家找山泉喝上一口;饿了,找未熟的野梨子啃上几口。
从老李家湾上椿木营,出发时开始下雨,正是蛇赶山和蚂蟥横行的时候。“那是我人生中走得最艰难的一段路,逼陡的坡,比人深的草,淋漓不断的雨,只有上没有下。”邓秀松回忆说:“雨水夹汗水,越往上越冷,冷得直打颤,只能拼命地走,以免被冻僵。”
后来,邓秀松被送到骡子塆。在这次调查中,诞生了他记者生涯中第一篇获奖作品——《骡子湾的娘儿们》。
文章主人公是沙坪区第一个“抛头露脸”的“豆腐西施”康连英。康大嫂的家在一面山坡上,是一栋土家吊脚木楼,丈夫李学益说她开始卖豆腐时比做新娘子还害羞。康大嫂咯咯直笑,说:“前年收了斤黄豆,私底下想赚点儿钱,可是不敢,那多丑啊!”忍了再忍,偷偷磨了一板豆腐想试试,磨蹭来磨蹭去还是不敢,就请了个男的背上街去卖。自个儿又不甘心,就远远地跟在后边看。试了几次,康大嫂壮起胆子自己上街了,她用花布把豆腐盖得严严实实,摆在路边。村民雷振秀跑来问:“你卖豆腐呀?”康大嫂脸一红,压低嗓门儿:“该死的,你不能小声点儿吗?”雷振秀买豆腐,也不好意思,大热天撑开雨伞挡住人们的视线,偷偷买了八块豆腐,塞进背篓,背着就跑了。
康大嫂一算计,五斤黄豆磨成豆腐,可以赚七八毛钱,也没见有人说长道短,胆子就越来越大,敢背着豆腐过河卖了。后来,她看到区直机关的干部们工作忙,就送货上门。看到他们吃菜花样少,就做些小菜去卖。两年多,赚了两千多元钱。康大嫂做豆腐生意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姑娘媳妇就来打探,学着她的样子做起小买卖来。到邓秀松采访时,骡子塆光是卖豆腐的妇女就有5个,上街摆摊的有10多个。
“这是我从贫困深山一路走来遇到的第一抹亮色,它像一道刺破一些日子以来心头积郁的美丽风景。这一群由灶门口走上商品经济舞台的妇女,让我看到改革开放给闭塞山区带来的希望之光。”邓秀松把骡子塆作为他的第一个观测点,第二年再次来到这里深入调查,已然发现在这群“娘儿们”的闹腾下,骡子塆已修起了漂亮的楼房,百来米长的道路两边,零售商店、饮食店都开起来了,俨然一个小小集镇模样。他非常振奋,找区里借来一盏油灯,连夜奋笔疾书,完成了这篇通讯。稿件被各大媒体刊播以后,一时引起强烈反响,引发更多山区干部群众的思考,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半个月的贫困调查结束后,邓秀松也完成了调查报告和多篇报道,其中,关于钭坪的内参引起湖北省委领导和鄂西州委的高度重视。通过几级政府的努力,钭坪的扶贫被列入重点工作,沙坪、椿木营、长潭河等重度贫困乡镇的状况也逐步得到改善。
一年以后,宣恩县民政局委托两名干部带着两袋山货去看望邓秀松,没能遇上,留言说:“我们代表宣恩的贫困群众感谢您!”十五年后,时任沙坪区委书记王智琛拎着几个白柚来武汉找到邓秀松,说:“这是你帮我们请的特产专家培育的沙坪白柚,今年挂果了,大伙儿说一定要送几个让邓记者尝尝。”
源远方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邓秀松始终忘不了这一路陪伴他的干部和群众:“正是他们,让我明白记者的路该怎样走。”
用小人物写大时代
邓秀松积累收藏有厚厚一本剪报,取名叫《偶尔集》。“我是广播记者,大部分作品都消逝于电波之中,这些发表在各大报刊的作品,算是偶尔所得。”邓秀松解释说。以前山里太闭塞,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看的都是一个星期以前的报纸。为了把山里的情况报道出去,邓秀松的报道总是一式两样,除了做好广播报道,还会另外给报刊提供一份文字稿。时间一长,找他约稿的报刊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本厚厚的《偶尔集》。
邓秀松说:“回头一看,我发现绝大多数作品写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而且绝大部分的主人公是女性。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反思,这就是时代的写真。是这样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让各种各样的平凡小人物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而恰恰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更能折射出耀眼的时代光辉,更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时代的变迁。恩格斯说过‘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恰恰在妇女身上更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作为记者,我认为,这是一种自觉和自然的反映。”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前辈江忠源曾经不无感慨地写道:读邓秀松的作品,从《醉人的“喝二两”》《骡子塆的娘儿们》到《37号邮车》《一锅合渣“煮”出的……》,16年,他始终以敏锐的目光和笔触追踪和反映山区农村在改革中前进的足迹。
在邓秀松的新闻作品中,有很多意外之作。比如《37号邮车》。有一次,邓秀松去巴东杨家坪采访,结束后搭便车赶往野三关,却没赶上回恩施的大巴车。在当地交警的帮助下,他搭上了一辆顺路的邮车。“车内是一位老师傅带着一个小司机。聊天的过程中,老师傅说,从宜昌到恩施的这条路,他已经跑了几十年,从开始的石子路变成后来的柏油路,再到现在的二级公路,车里面邮件、沿途的镇村、人们的生活,他如数家珍。”邓秀松说,聊着聊着,他突然意识到,老师傅所讲述的不仅是一条路的变化,更是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当晚回到办公室后,邓秀松连夜奋笔疾书写下稿件《37号邮车》。报道在各大报刊和电台播发后,引发强烈反响。
在当年业界认为出不了新闻的恩施山区,邓秀松就是这样行走在平凡小人物之间,用一双慧眼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挖掘,16年间采制出近件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和内参,其中28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他用近一年时间与建始县官店镇委书记刘银昌一起工作和生活,写作出版了23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镇委书记》(与王月圣合作)和系列报道《草鞋书记》,获得很大反响;参与采制的大型系列报道《党旗下的报告》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奖。
年,邓秀松被调回武汉,先后担任多种职务,有机会接触大题材大制作。但多年的基层积累造就的“铁脚板”精神和扎根群众的意识没有变,他仍习惯于把表现大主题的视点落到平凡小人物身上,使作品更接地气。
年10月26日,长江三峡成功蓄水米。在走过18年的建设历程后,三峡水库蓄水终于首次达到初步设计的正常水位。彼时,湖北广电联手中央台、重庆台共同策划大型现场直播,以记录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直播总指挥的担子落在了时任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副总监的邓秀松身上。
邓秀松回忆,前期策划时非常痛苦,团队常常讨论到深夜,却苦于没有好落点。一天,又开会到凌晨3点,众人顺着坝区唯一的光亮找到一家小吃店。店主是一位年轻人,闲聊中,他无意间说自己是三峡工程开工那天出生的,一直陪着三峡大坝长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邓秀松心里一动。
“小伙子非常擅长讲故事,普通话中带点宜昌味儿,很好听。”邓秀松说,当时脑海里跳出一个想法:让这位与三峡大坝同龄的年轻人成为直播主持人之一,参与讲述三峡大坝的故事。
邓秀松成功说服三台领导,一个见证了三峡大坝建设过程的鲜活人物就这样被巧妙地植入直播中。与此同时,策划团队还在坝首第一县秭归与重庆朝天门码头设立分直播点,让两地群众相互“喊话”,首尾呼应,以此呈现三峡水库的整体面貌。
“整场直播中,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且以基层小人物和普通群众为主角。”邓秀松说,他想通过这场直播告诉观众,千千万万小人物团结起来就是民族的脊梁。年,这场名为《高峡平湖今朝梦圆》的三峡工程蓄水米大型现场直播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正是这种扎根群众的精神和意识催动着邓秀松不断向前探索,获得成功。由他撰稿和现场指挥的大型直播《庄户人家的笑声》夺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由他策划和组织的广播界首场广播+网络多媒体多现场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月映中秋党旗红》,感动了无数湖北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党员。
永不变色赤子心
年7月,湖北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工作开始起步,年过半百的邓秀松被台党委选中,参与湖北广电新媒体创建工作。“历史仿佛回到过去,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台党委的直接指挥下,我带着临时抽调的5个人又一次开始创业。”年,邓秀松因率先建立起省内第一个远程网络传输图文、音像的记者站而被调回武汉,上任第一周便运用ISDN技术搭建起一个内部网络办公系统,又用3个月时间,帮助全省13个记者站建立起自动化办公和网络传稿系统,彻底结束驻地记者“稿子要上天,路上跑几天”的历史。接着,他又接受台党委安排,与两位伙伴一道,用4个月时间创建起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娱乐频道(现更名为生活广播)。相同的是“创业”,不同的是,这次用时更短。年9月28日,长江云App、长江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