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的房子地基稳,住着心里踏实。”7月3日,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信陵镇神农溪社区的居民田祚庆说,家能从滑坡体顺利搬迁到新区,离不开北京的帮助。
首都北京、鄂西巴东,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跨越山河、相距千里。30年来,一个个饱含深情的北京对口支援故事,在峡江巴东陆续上演。
心相连手相牵移民新城展现“高颜值”
站在江船远眺巴东县城,一幢银色大楼头顶蓝天白云,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恢弘挺拔。这幢凝聚着4.7万名首都民警情意的大楼,是原巴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年5月,时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田期玉赴巴东实地考察干警办公环境。在湖北唯一不通公路的巴东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前,看到民警出警前还要先爬山,田期玉一行沉默良久。他们决定,让首都每位民警都参与三峡建设。
4.7万名首都民警每人主动拿出元支援巴东。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年11月11日,承载首都4.7万名民警深情厚意的捐款送到了巴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迁建工地现场。
一诺30年,北京市“一盘棋”谋划全局、“一张图”统筹行动。北京巴东心相连、手相牵,不断刷新移民新城“高颜值”,在巴东县以“北京”命名的街道、建筑,成了两地友谊的永恒见证。
“以前住的地方只有一条盘山小路,走到江边码头要两小时,搬迁后居住、出行条件都改善了。”每天下午,移民至营沱社区的黄金志,都会开上小轿车沿着一条宽敞大道回父母家吃晚饭。
黄金志每天往返的道路是一条长米、宽18米的双向四车道,贯穿县城西瀼坡、营沱、白土坡三个社区,3万多市民在沿线居住、生活、工作。年,巴东将这条县城最长、配套最好的道路改名为“北京大道”,让其成为两地友谊的永恒见证。
30个春秋交替,北京“援”心如初、“援”力不减。一座旧城,从黄土坡滑坡体厚重谢幕,近2万居民离开险区;一座新城,在峡江边靓丽登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新天地。
引龙头延链条核心产业筑牢“硬底盘”
“虽建在村里,但标准厂房、食堂一应俱全,挣钱、带娃两不误。”5月11日,官渡口镇红花岭京援创业扶贫园一生产车间,曾在外打工的易迁群众许晓华正坐在缝纫机前缝制隔离衣。
官渡口镇近6万人呈扇形分布于长江南北,大多数村地形复杂,地质结构差,山高路陡,生活环境恶劣。年至年,虽通过集中安置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但因安置点土地有限,村民传统种植养殖方式难以实现。
在探索“易迁+扶贫工厂”模式时,红花岭村农业产业园项目引起北京相关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