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焦国斌通讯员朱承勇谭娟
一幅画卷,画出金色花海的美丽村庄;一首诗篇,吟醉文化名城的乡村梦幻;一首歌曲,唱响大美巴东的发展乐章。在八百里巴东,美丽田园正演绎着绿色崛起,魅力乡村引领着生态发展。
自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以来,巴东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37个,已完成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31个,剩余6个正在加紧建设。巴东县财政局局长谭文教表示,巴东正以改善村庄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为着力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富春山居图”,让外来游客记得住乡愁。
“幸福村”茶庵寺
——一条大路掀起“古驿茶店”的盖头来
“我们村里变得和公园一样。”11月4日,在巴东县茶店子镇茶庵寺村2组,谈及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村民周立刚高兴得合不拢嘴。
周立刚站在门口,放眼望去,良田种满了葡萄,主干道从4米宽变成了8米宽,公路两旁的房屋墙壁全部漆成了泥巴色。
茶庵寺村平均海拔米,距离集镇中心仅2公里,距沪蓉高速、沪渝高速、野三关火车站都不足1小时车程,国道穿境而过,紧邻国家4A级景区巴人河,茶店驿站民族风情街,无缝衔接了旅游资源。
茶店子财政所所长荣耀介绍,年至年,县财政将茶庵寺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投资万元进行葡萄产业园、儿童游乐园、茶马古道等建设,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环境靓起来。
今年,茶店子镇党委政府又投资万元,在国道及国道到村委会的主干道两侧,采用青红砖、本地块石、本地木材、废旧轮胎、废旧石磨陶罐瓦片等乡土元素,就地取材,因势造景,一户一特色,建成一个个乡村小景,让村容村貌更加整洁。
日子越过越好,周立刚没有闲着,他和沿主干道的60多户村民一起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今年,他主动让出屋旁价值11万元的土地,种上了花草,打造全村最美庭院。
如何推动产业发展?经过考察论证,茶庵寺村立足气候、土壤等条件,发展了亩葡萄,每年销售多万元,惠及75户村民。“虽然今年天气干旱,但是我种植的8亩葡萄供不应求,收入8万多元。”5组村民田祚刚说。
茶庵寺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大喜介绍,现在,村里正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动员村民参与“五星文明户”活动评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些年,茶店子镇党委政府投资多万元,集中进行道路加宽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道路亮化等项目建设,来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村里正在加紧5人足球场、生态停车场等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茶庵葡萄品牌,建设好乡村旅游采摘园,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评选等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茶庵寺村党支部书记林小龙说。
“明星村”石桥坪
——一万余人带活“将军故里”的避暑游
“快请进!”11月6日,在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社区,石桥杉庄农家乐老板邓必志忙着招呼客人,随后到厨房准备食材做午餐。
石桥坪社区距野三关集镇6公里,辖18个居民小组,户8人,平均海拔1米,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是湖北旅游名村、湖北省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
“特色民居好排场、家家户户住新房、安居乐业新气象、居民生活物阜康。”邓必志为社区这些年的变化点赞。
野三关镇财政所所长邓正碧介绍,年至年,社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全社区投资.7万元进行村史馆、采摘游步道、亮化工程、景观小品、道路黑色化、改善人居环境等建设,项目建成后,吸引外地游客特别是武汉游客来这里康养避暑。
随着避暑游越来越火热,来石桥坪社区旅游度假的每年超过1万多人。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看“天生石桥”自然景观,还可以在邓玉麟将军故居聆听红色故事,到邓家大院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社区美了,人气旺了,居民们也纷纷开办农家乐和民宿。
年,邓必志投资万元,建设了4层楼15个房间的民宿。去年11月,民宿正式营业,以餐饮和住宿为主。“来我们这里吃住,一天最少有40多人,多的一天上百人,一天收入能达1.3万元。这个夏天,我们共收入20多万元。”邓必志高兴地说。
热情周到的服务,地道可口的菜肴吸引大批武汉、荆州等地的游客。“吃的是农家菜,呼吸的是乡村空气,在这里能真正体验乡村田园风,我明年还会来这里避暑。”暑期来这里住宿的武汉游客周若军直呼来石桥坪社区是一次不错的旅行。
今年7月以来,野三关迎来7万“候鸟”,其中近八成来自武汉,数百家民宿、酒店一床难求,避暑房销售格外火爆。石桥坪社区紧抓避暑游这一机遇,以农业观光、红旅文化为主题,打造民宿40家,特色农家乐10余家,时鲜水果采摘园30余个。
“我们将继续以野三关避暑康养气候资源为依托,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服务水平,将绿水青山变成避暑、旅居、休闲、康养的金山银山。”石桥坪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祥树信心满满地说。
“有钱村”江家村
——一片茶山壮大“红色金果”的村集体经济
“今年亩白茶基地纯收入22万元,农户分了6.5万元,村集体分了6.5万元,市场主体分了9万元。”11月5日,在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毛家墩白茶基地,村民加紧茶叶基地管理,看着市场主体给村集体转账的6.5万元,乡财政所所长刘传喜现场为村民们算了一笔收入账。
年7月,金果坪乡人民政府和巴东县沙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建设并经营亩白茶基地,确保金果坪乡毛家墩集中安置点易迁户长期的收入渠道和就业门路。
合同规定,金果坪乡将基地建成后,交由公司进行运营和管理、鲜叶采摘、加工销售。同时,自年茶叶基地产生效益后,以该基地鲜叶销售的总额除去鲜叶采摘工资为分红基数,采用4:3:3模式分红:即市场主体40%,用于基地管护,农户土地出租分红30%,村集体分红30%。
巴东县沙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新华介绍,合作社不仅要为村民和村集体分红,而且每年带动安置点居民采摘和管理茶叶增收26万元。“在基地采茶和管护工资收益多元,分红0元,收入很满意。”谈及收入,江家村十二组村民张孝梅高兴不已。
江家村位于金果坪集镇南端,距巴东县城公里。年11月至年8月,金果坪乡江家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万元,包括新建红色游步道、改造老学校、维修红三军保卫局房屋、新建观景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
如何以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江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小明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村民发展白柚、茶叶、贝母产业,实行“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红色景点胜利大队红色教育基地,方便了村民就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江家村一跃成为了周边的“有钱村”。
金果坪乡财政所所长刘传喜表示,美丽乡村项目将革命遗址串联起来,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金果红路”,年“金果红路”四处红色遗址入选中宣部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通过经营,每年都有了固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腰包有钱了,办事也方便了。如今,江家村正推行积分制管理,农户积分进行兑换,资金都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