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极端天气令很多人记忆犹新,许多人都说气候真的变了。有专家也已明确指出,年成为地球气候的转折点,出现了灾难气候的诸多特征。例如,今年的高温与干旱是出了圈的,重庆刷新了45℃的高温纪录,上海、浙江、四川等地更是经历了持续高温,并出现伏秋连旱。而国外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美国打破53℃高温记录,欧洲遭遇了年一遇的干旱。
极端气候让人们忧心忡忡,转眼瞬间,秋分即到,北方地区已开始收取暖气费了,标志着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那么,在气候恶化的大环境下,极热之后,会不会迎来极寒?今年冬天果真注定是冷冬吗?啥时候开始冷呢?让我们到农村谚语中寻找答案。
一、秋凉不秋凉,全看秋分后第一甲。
有不少人说年为“无秋”之年,因为秋高气爽的气候特征一直没有出现。实际上,从节气上来说,立秋,凉气滋生;白露,昼夜温差加大,露珠凝结;到了秋分,凉气开始转换。至寒露之时,寒冷降临,基本上全天已告别暑热。
今年的寒露在10月8日,所以,那时已彻底告别暑热。
同时,农村谚语说“秋凉不秋凉,全看秋分后第一甲”,朋友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这是古人预测秋凉的方法,如“夏至三庚数伏”类似,不同的是,秋天数凉要看秋分后的第一个“甲日”。
下周,我们即将迎来秋分节气。那么,过了秋分后的第一个“甲日”是哪天呢?查看万年历可知,9月28日为秋分后的第一个甲申日,由此判断,从那天起,今年秋老虎基本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天气由凉转寒了。
二、年注定是冷冬吗?
随着冬季渐渐来临,冷冬的几率大增,毕竟极热之后有极寒,在科学上也说得通。农村谚语说,“三伏热得凶,三九冻死牛”;“处伏暑不消,冬天雨雪浇”,今年夏天的炎热在这里正儿八经摆着呢。
同时,今年的秋分也不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八月二十八,属于历史上很晚的秋分。节气推迟,也会使得接下来寒冷的时间加长。
另外,根据气象卫星云图分析,年我们正遭受三重拉尼娜影响。要知道,两重拉尼娜,曾经使得年出现罕见冷冬,而今年又升级了,属于73年中的第3次,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实际上,处在全球气候恶化的大环境中,极端天气已逐渐呈现常态化,极热、极寒天气更会频繁出现,从这方面来看,冷冬很有可能出现,建议朋友们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不过,天气变化毕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拉尼娜影响,我们也应该考虑全球变暖的因素,而最终结果,还是要看哪种因素的影响更大。
年,我国冬季曾经出现过超低温记录,出现了“两头冷,中间暖”的异常气候。在年,依然不排除会出现如此走势,甚至向着更加严重的状况演化,这正是气候极端的表现之一。
朋友们,您那里凉下来了吗?您觉得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让我们一起热切交流!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