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变万画耀荆楚中国发展网

湖北省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鸟瞰图。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程晖

年1月29日,在武陵山深处的湖北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清江岸边的偏坦村,悬崖边石木屋里住了68年的吴邦桂老人和家人喜迁新居,搬进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平方米的新房。这是湖北省“十三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贫中之贫人口搬出深山、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缩影。

历时5年的攻坚克难,湖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31.84万户88.23万人喜迁新居、全部脱贫。

湖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获得许多嘉奖。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年至年,湖北省先后5次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或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重点省份考核排名,湖北省再次名列前茅。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秦巴山区的一些地方土地贫脊,人均亩把坡地,“下一天就透,旱一天就裂”,地里种不出庄嫁,只能弄点儿苞谷土豆糊口。武陵山深处,“山高石头多,风吹滚下河,吃的无根水,淘米又洗脚”。

在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作战地图上,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和幕阜山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2个市(州)、68个县(市、区),31.84万户、88.23万人,人口约占全国总搬迁数量的十分之一,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

“脱贫攻坚一天也不能耽搁,‘战疫’‘战贫’两不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底线不破、‘后墙’不倒,不拖全国后腿。”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年6月10日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上谈到。湖北省成立由书记、省长直接挂帅,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的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实行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双牵头”,18家省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战疫”,一道道指令下去,“严防死守”,属地管理全覆盖,包保责任全压实,大型安置区县(市、区)领导必须轮番值守,88万易迁群众得以保全。“战疫”、“战贫”两不误,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指导做好扶贫车间、扶贫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易迁户如期脱贫,有效防止了返贫。

其实,早在年,湖北省就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当年4月印发了《湖北省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计划》,明确坚持“保基本、促脱贫”的目标要求,省级统筹制定相关政策控制标准,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个到县”的管理办法,县(市、区)政府细化政策措施,做到“两公开”(公开评定搬迁对象、公开搬迁政策)、“两不准”(不准超面积建设、不准搬迁户因建房增贫)、“两配套”(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脱贫项目)、“一统配”(政府统一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

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具体化。聚焦“搬迁目的、搬迁对象、规划编制、政策把握、资金使用、脱贫措施、时间节点”要精准的“七个精准”要求。筹划和部署方案化、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精准发力,使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开局即步入轨道,少走弯路。

“搭建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四梁八柱’”。年7月编制印发了《湖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从宏观上指导全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深走实。各地统一编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安置区规划和搬迁户脱贫计划等“四位一体”规划,易地扶贫搬迁18家成员单位联合发力,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举措,对搬迁对象、住房安置、土地征用、后续扶持、资金支持、评估核查等进行明确界定。

“将贫困户的帽子戴到该戴的人头上”。贫困户如何识别?采用创新精准识别“五步法”,举办“屋场会”、“院子会”,大伙民主讨论,谁是搬迁户,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实施“史上最严”的精准识别,省纪委进行大数据比对、“回头看”和专项审计,确保该进的对象一个不落,实现应搬尽搬。

“最好的地用于安置最贫困的人”。坚持以集中安置为主,各地在城区和镇区挑选最好的地段腾地安置。

“自家房屋建设‘我参与我放心’”。地基要打多深?水泥标号要多少才安全?各地在安置房建设中,让搬迁户参与安置房选址、建设、验收等环节,如将有劳动能力、有一定技术的搬迁户纳入施工班子,参与挖地基、支模、浇筑立柱、砌砖等全过程,实时监督进度和质量,还可挣到工资。让他们当参谋者、监督者、见证者,从中收获认同感、幸福感。

“易迁资金省级‘统贷统还’”。坚持易迁资金省级统贷统还,减轻各地负担,集中精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和后续扶持工作。

“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搬出大山,怎么“稳得住?坚持搬迁向中心村集中、向城镇集中、向开发区集中,以业促迁,以岗定搬,使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近百万人的搬迁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经历过当年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大移民的湖北省。

人均建房面积25平方米究竟够不够住?这是全省动员会上大家疑惑最多的问题。“胸中有全局,手中有样板”。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省易迁办)的同志遍访全省各大山区,终于在大别山蕲春县找到了安居房户型雏型,在此基础上,他们联合高水平设计院先后6次赴蕲春县,创新户型设计,精致地设计出了25、50、75、、平方米的户型,25平方米的户型也确保了厨卫功能齐全,适用够住。年5月,全省第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会在蕲春县召开并第一时间向全国转发推广了蕲春户型设计,为全省、全国树立了标杆。

几年来,湖北省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五”的“湖北模式”。

落实“五联动”工作责任制。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负责制。

实行“五到县”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到县、资金到县、招投标到县、管理到县、责任到县”的管理机制。

创新“五统一”建管模式。一是统一规划设计。二是统一招标建设。三是统一质量监管。四是统一竣工验收。五是统一安置到户。

采取“五靠近”集中安置。采取靠近中心村、靠近生态旅游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集镇、靠近城区的“五靠近”集中安置方式。

严守“五条线”政策边界。严把搬迁对象的界限、住房面积的标线、项目资金的红线、搬迁不负债的底线、建新需拆旧的边线“五条线”的政策边界,住新拆旧复垦复绿一体推进,既巩固搬迁成果,又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政策红利,筹措大量资金。

后续扶持聚焦“五基本”。始终聚焦基本产业、基本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社区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五项后续扶持工作目标。

建立“五机制”推进举措。一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二是建立督导通报机制;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四是建立约谈问责机制;五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一场史无前例的扶贫“大迁徙”,不仅让湖北近90万人告别了贫困,也力推全省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打造有温度的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已进入到以做好后续扶持为主的新阶段”,时任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表示,“全省展开强化基本产业、基本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基’攻坚行动”。

年6月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批复下发《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基”攻坚行动方案》,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6个文件。

让公共服务均等化阳光撒向安置区。湖北省在易迁安置区规划建设中,高度重视水电路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尽可能让易迁群众享受到跟城市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由“农民变市民”。基础设施“四通、五配套”即通水、通电、通路、通基础电信网络,配套卫生室、幼儿园、图书室、便民超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后续扶持。

落实,落地,落小,因地制宜,各出其招。搬迁到乡镇的群众入住新居后面对的如吃菜、养殖、入厕、农具存放等诸多细小问题,虽然是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小工程”,但关系到每个搬迁户的方方面面,是安居乐业的前提。十堰市提出安置区要做到“七有”:即有栏圈、菜园、农具房、红白理事房(即“三用”堂)、路灯、公厕、环卫设施。恩施州要求安置区建设道路、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文化广场、医院(卫生室)、学校(幼儿园)、公共用房及圈舍“八有”。宜昌市要求在基础设施配套的基础上,生产生活做到“五个一”即落实一分园田、一个养殖栏圈、一个产业项目、一次技能培训、一个就业岗位。走进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竹林新村,一栋栋荆楚风格的住宅楼错落有致,购物广场、幼儿园、卫生院等网点配套齐全。走进小区,广场、路灯、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道路千万条,就业第一条。“挪穷窝不易,拔穷根更难”。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杜海洋介绍,“湖北在搬迁群众后续扶持上可以说下足了功夫,着力打造就业创业模式、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产业帮扶模式、扶贫车间和带贫企业模式、消费扶贫模式、旅游带动模式等,确保搬迁户产业就业全覆盖”。

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工则工的原则,因地制宜遴选扶贫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入住安置小区和扶贫小微产业园,为易迁群众提供更多就近就业岗位,构建易迁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以前我是‘两头难兼顾’。在外打工顾不了孩子,回家带孩子就上不成班。搬迁后,通过政府引荐,我在家门口超市上班,既照顾了孩子,每个月还能挣一两千块钱,真是太好了。”在保康县黄堡镇前后海易迁安置区,30岁的易迁群众刘芳说。

目前,湖北全省集中安置区已发展形成了农林、养殖、旅游、手工、光伏等特色产业,安置区内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均有一种以上稳定收入来源。全省搬迁户中有劳动力的家庭为21.63万户,通过培训等举措实现就业39.68万人,实现每个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在外打工或就近就地就业。

特色产业成为脱贫主力。农特产业在“特”字上做文章,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罗田一只羊”、“蕲春一棵草”、“英山一片茶”、“麻城一朵花”等特色产业在黄冈大别山里蓬勃兴起,基本形成因县、因村、因企制宜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十堰市着力打造“一菇、一袜、一酒、一藤编”产业;恩施州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着力推进“四叶”即茶叶、烟叶、菜叶、箬叶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精准帮扶到人到户和一户有一人稳定就业。

扶贫车间助力搬迁群众脱贫。十堰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许多搬迁群众因文化程度低、需要照顾家庭、身体不好等原因没有外出务工。为此,该市着力建设“扶贫车间”,将扶贫工厂、家庭作坊、产业基地建到乡镇村组,办到扶贫安置小区,延伸到搬迁群众的家门口。

不仅在十堰,在湖北许多贫困县、贫困村,近几年一个个扶贫车间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点燃了脱贫的星星之火。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起余家扶贫企业和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园,带动数十万搬迁群众就业。以“扶贫车间”等为代表的产业扶贫模式,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湖北着力激发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的动力,各地不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更加出彩的壮美画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