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春光潋滟。建始县红岩寺镇蒿坝村二组黄家湾近百亩甜柿吐绿绽翠,长势喜人。基地里,村民或为甜柿树抹芽控冠,或喷洒药水防病虫害。
村民为甜柿抹芽控冠陈平安摄
村民李如胜
“看这长势,你今年荷包里又是四五万块。”
望着已经有了花蕾的甜柿树,村民李如胜欢喜地和种植大户姚传林估算着今年的收入。
“保守算4万块没问题。‘摇钱树’长得好,要感谢那帮‘老革命’!”
姚传林
姚传林一边给甜柿树抹芽控冠,一边乐呵呵地回应。
姚传林口中的“老革命”,是红岩寺镇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党员们。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奔忙于各村之间,为甜柿产业及镇域经济发展贡献“银发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初心。
破局
昔日一穷二白村
如今家家有了“摇钱树”
4月,行走在红岩寺镇蒿坝村,连片成块的甜柿基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枝叶散发出无限生机;修葺一新的一栋栋房屋掩映于甜柿林间,诉说着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交错的硬化产业路,一直通向满载希望的远方……
产业路四通八达陈平安摄
谁曾想,这里过去却是另一番模样……
“黄家湾(蒿坝村二组一小地名),几面坡,雀儿屙屎滚下河,月亮晒死包谷苗,穷吵恶闹扯皮多。”当年流传于民间的顺口溜,生动反映出蒿坝村自然条件的恶劣,也道出该地村情民风的复杂。
改变,源于镇退休干部米绪东及红岩寺老干支部老党员们的倾力付出。
年,时任红岩寺老干支部支委委员的米绪东被镇党委派到蒿坝村任第一书记。“当时村里班子弱,民风较差。”说起过往,米绪东直摇头。
要彻底改变现状,得由内破局发展产业。在红岩寺镇党委大力支持下,老干支部结合实际、多方考察后商定,在二组率先发展甜柿产业。
让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组发展产业,简直比登天还难。
“祖祖辈辈都种包谷洋芋,种么子甜柿?”
“没得技术,甜柿怎么种?”
“种了卖不出去谁负责?”
……
面对诸多质疑,米绪东深知必须先做通群众思想工作。
年,老干支部先后组织二组村民召开群众会43场,通过分析甜柿经济效益、产业前景、致富路径等,不断给群众“洗脑”。
发动党员带头并组织村积极分子种植甜柿,米绪东种植株,二组组长姚传林种植株,李学华种植60株,以此激发其他村民的种植热情,坚定种植信心。
慢慢地,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开始加入种植队伍。米绪东等人又多方奔走,先后争取到县老促会、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资金、技术等支持,为柿农免费提供化肥、农药等供给,下沉田间开展修枝、清园消毒、套袋等技术指导。
年,甜柿开始挂果。李学华家的甜柿当年产量达公斤,收入数千元。尝到甜头的李学华毫不犹豫追种甜柿。
“种植大户每年丰产数千乃至上万公斤柿子,光靠肩挑背驮搞不好。”眼见甜柿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红岩寺老干支部又开始谋划起完善二组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宜来。
他们发动村民自发消除路障,助供电公司顺利推进电力改造扩容;组织村民翻山越岭寻找水源,现场勘察确定水源地,自发筹资建水池,把自来水接入各家各户;利用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20万元和二组40户自发筹资的15万元,修通二组1公里长的产业路……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助推甜柿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又甜又脆的甜柿挂满枝头,吸引不少商贩上门抢购。
种植大户姚传林种植甜柿5亩,平均每年摘果公斤,自年至今共获得甜柿收入21万余元,年实现甜柿最高产值公斤4.8万元收入。
像姚传林这样的柿农,二组有10余户。“一年收入两三万元,比种包谷洋芋翻了好多倍!”从当初质疑种甜柿到尝到甜头加油干的李学华感触颇深,“只有发展产业,老百姓才能富起来。感谢党培养了这些老干部,为我们发展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今年69岁了,在家门口一年轻轻松松挣几万块,日子像柿子一样甜。”姚传林接过话茬,边说边咧开嘴笑。
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的蒿坝村,甜柿收入每年可达50万元,群众腰包鼓起来,家家户户住新房。
甜柿吐绿绽翠,掩映于柿林间的民房昭示着
村民的幸福生活。陈平安摄
“我们现在住在‘花果山’,家家都有‘摇钱树’,关键是名声也变好了。现在黄家湾的女娃子舍不得外嫁,男娃子也不愁找不到媳妇儿。”
李如胜妻子的一番话,引得在场乡邻开怀大笑。
蝶变
千家万户甜柿产业连成片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在蒿坝村成功推广种植甜柿产业后,红岩寺镇委及老干支部着手谋划向全镇其他村扩展产业版图,使其成为引领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后数年,经红岩寺老干支部不懈努力,甜柿产业发展辐射至该镇黄木垭、秋桂、凉水等村,动员能人代表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基地带农户带市场,以及甜柿示范点建设带动周边千家万户,实现甜柿发展连片成块。
黄木垭村四组党员张胜华租赁18户村民土地亩,成立建始县阳丰甜柿专业合作社。
“村民出租土地获得租金,租期20年,租金采取‘四五六七’递增方式,第一个5年每亩元,第二个5年每亩元,经济效益依次递增。”张胜华介绍,果实套袋、除草施肥、采摘装袋、装箱等用工高峰期,需10多人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年可收入上万元。仅年,该合作社甜柿收入达90余万元,产品远销新加坡等地。
76岁的老党员黄本富不仅带头种植甜柿,还经常给村民算经济账:“租地可以收租费,到基地打工有工资;甜柿剪枝、打药、施肥、矮化、挂袋、消灭病虫害等技术有专家指导,丰收时节车子开到基地一并收购甜柿,一举多得。”
老党员米绪东(右一)向村民传授甜柿高枝换头技术(资料图片)
集中精力建好甜柿基地,引导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销路等群众解决不了的问题,是红岩寺老干支部助力甜柿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多方寻求资源优化种植技术,则是米绪东等老党员们助力甜柿品种升级的法宝。
年,老干支部争取项目资金4万元,在黄木垭村建设甜柿滴灌技术示范点,确保天干时甜柿自动排灌、正常生长。随后,该技术在业州、长梁、三里等乡镇推广。为优化甜柿品种,缩短生长周期,提高挂果率,老干支部又先后在秋桂村、凉水村推行甜柿高枝换头技术。
家住秋桂村七组的老党员阮国英不仅带头种植10亩共多株甜柿,还率先实行高枝换头技术,带动秋桂村多亩甜柿全部换头。
“他们指导我们对果树塑形、矮化密植,提高单果效益和果品质量,也提升了我们的专业化和商品化意识。他们就是专家!”张胜华对老党员们赞不绝口。
在高速路口设广告牌、通过甜柿采摘节登台演出促销、寻找多个电商渠道、发动村民利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