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
一、历史沿革
1、西晋泰始元年(年)置建始县,治今县东棉花坝。南朝宋中叶废。北周建德三年(年)复置。为业州及军屯郡治。
2、隋开皇初废军屯郡。义宁二年(年)复置业州。唐贞观八年(年)废业州、属施州。宋移今治。
3、明洪武二十三年(年)属四川夔州府。乾隆元年(年)还属施南府。
4、年属荆南道,年属施鹤道,年直属省。
5、年属恩施专区,年属恩施地区,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野三峡二、地名来历
1、建县伊始之说,应是望文生义
明郭子章撰《郡县释名》:建始县“以其为汉巫县地,属建平郡,而始建邑也”。年版《建始县志》:“寓建县伊始,新政祥和之意命名‘建始’”,“年某大学历史系学报首次出现建始县名的涵义,乃‘建县伊始’”。
三国时期,魏荆州和吴广州均有以“建始”命名的县,而今建始则是在西晋初设立的县,并在晋初先后将魏荆州和吴广州之“建始”改为“微阳”和“始”。因此,“建县伊始”纯属望文生义之说。
2、源于“建始溪”,实为误判
柯昌泗署检《今县释名》:建始县“晋置,有建始溪”。今建始县境内及周边古今均没有“建始溪(水)”之地名;在建始城区的一条河,史称大河,在清代改为广东润河至今。
因此,“建始水(溪)”就是今建始县县名的来历实为误判。
3、“皇帝年号”也只是恰好与今建始同名而已
历史上我国先后有六个皇帝把“建始”作为年号:
建始(汉成帝),中国西汉汉成帝刘骜的年号(公元前32年到公元前28年2月);
建世,中国西汉末年赤眉军的首领刘盆子的年号,又写作建始(公元25年6月至27年闰正月)。
建始(司马伦),中国西晋时期赵王司马伦篡位晋惠帝司马衷后所用的年号(公元年正月至同年4月)。
永始(桓玄),中国东晋晋安帝时期桓玄篡立的年号,又写作建始(公元年12月至年5月)。
建始(慕容详),中国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详的年号(公元年5月至公元年7月)。
建始(慕容熙),中国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熙的年号年正月至年七月。
公元前32年-公元27年闰正月之间有两个皇帝的年号为“建始”;公元年正月-公元年7月之间有四个皇帝的年号为“建始”。今建始的建县时间为晋初年,在此之前已有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建始县”。
因此,以“建始”与皇帝的年号相同而作为今建始的来历之说也是没有根据的。
以上建始县地名来源皆经不起推敲,你还有更好的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