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县GDP排名揭晓,你家乡是否在列

刘军连挂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7/9114481.html

湖北,这个位于中国中部的省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佼佼者。然而,如同任何地区一样,湖北的一些县在经济发展上仍面临挑战。尽管湖北整体经济实力强劲,但仍有部分县份因种种原因,其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揭晓年湖北省GDP排名中最后十位的县份,以供您参考。

第十名、荆州市江陵县

江陵,这片位于湖北省的富饶土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粮食主产区之一,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广阔的面积达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颇为可观,拥有40万居民。江陵县下辖9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以及个省级开发区,展现了其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然而,尽管江陵在地理和资源上具有优势,但其经济体量在荆州市乃至湖北省内却相对较小。年,江陵县的GDP为40.53亿元,增速为6.4%,在湖北省的县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十位。江陵,地处江汉平原中心地带,紧邻长江中游的荆江北岸,与荆州市中心城区仅一江之隔。因其地理位置靠近江边且四周无高山阻隔,故得名江陵。在年荆、沙地市合并后,原江陵县被划分为三部分,其中郝穴镇为基础,新设立了江陵区。时至年,江陵县得以重新设立。江陵县作为荆州地区交通和战略优势最为突出的县份,目前已经发展出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纺织服装以及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这四大产业如同矗立在城市中的巍峨支柱,不仅吸引了众多央企和国企的瞩目,更为江陵的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华电集团、中国供销粮油集团、中化集团以及华鲁恒升等知名企业,均已选择在江陵县扎根,积极投资并展开业务。这些央企和国企的入驻,不仅为江陵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其经济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预示着江陵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第九名、黄冈市团风县

团风县,与江陵县相似,也是一个较年轻的县份。它坐落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国土面积虽不及江陵县,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年黄冈撤地建市以来,团风县便应运而生,如今已有38万人口在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下辖8镇2乡,被誉为“鄂东门户”和“小汉口”,成为鄂东通往武汉的重要门户。团风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钢铁、化工、建材、造船等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同时农业和服务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年,该县实现了38.25亿元的GDP,位列湖北省县级行政区倒数第九。团风县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资源储备而崭露头角。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和石膏矿等,为钢铁、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农业资源的充沛也为团风县的农业产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些优势使得团风县在湖北省的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年GDP达到38.25亿元,位列倒数第九。然而,团风县的经济结构目前仍显得相对单一,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发展,这无疑增加了经济对市场波动的敏感度。同时,产业结构的不够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技术和设备层面上的相对滞后,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团风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通讯以及水利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团风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也将因此更加幸福!

第八名、黄冈市英山县

英山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是皋陶部落的摇篮,见证了汉朝英布的辉煌,宋代毕升的智慧。如今,它已发展成丝茶之乡、温泉名城和休闲胜地。全县占地广阔,拥有个行政村,被3乡8镇和谐管辖,总人口约3万,生机勃勃。年,英山县的GDP达到了30.47亿元,增长率为4.3%,在湖北省县级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八。英山县,坐落于中国湖北省的东南部,静卧在大别山的南麓,这座历史悠久的山城,仿佛一只雄鹰展翅矗立在千峰万壑之间。它的东北边界与安徽省的岳西、太湖、霍山、金寨四县紧密相连,宛如老友相聚,彼此扶持;而西南则与湖北的罗田、浠水、蕲春三县毗邻而居,如同手足相连,共同抵御风雨。此外,武(汉)合(肥)高速、38国道、20省道以及大别山红色旅游线路等交通要道都穿境而过,如同丝线般将各地的繁华与便利紧密相连。在英山县的经济发展中,茶叶、旅游业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作为英山的特色产业之一,得益于其优质的茶树资源和精湛的制茶技艺,所产茶叶品质卓越,名扬四海。同时,该县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温泉、漂流、古镇等多样化体验,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英山的独特魅力。尽管英山县在茶叶、旅游业及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然而,该县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其一,受地理位置所限,英山县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其发展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其二,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众多优秀人才纷纷选择前往外地发展。尽管如此,英山县依然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名、十堰市郧西县

郧西,这个位于中国鄂西北的古漕运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在地理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北靠雄伟的秦岭山脉,南接浩渺的汉江河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周围被陕西省的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所环绕,仅与湖北省的十堰市郧阳区相邻,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郧西在历史上被赞誉为“秦之咽喉,楚之门户”。福银高速,这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穿越郧西全境,为其带来了空前的交通便捷。目前,十巫高速与武西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也在紧锣鼓地建设中,预示着郧西即将崛起为华中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即“桥头堡”的地位指日可待。郧西县地域辽阔,下辖8个乡镇(场、区),总人口5万,县域面积更是达到了平方公里。年,该县GDP为2.46亿元,增长率7.8%,在湖北省的县级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七。坐落于湖北省西北部的郧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支柱产业涵盖了汽车配件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旅游业等多个领域,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郧西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该县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凸显,对部分产业的过度依赖可能制约其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也为某些产业的升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六名、十堰市竹溪县

竹溪县,这颗镶嵌在湖北省西北部的璀璨明珠,坐落于十堰市的南部偏远地带。它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介于东经09°29′至0°06′,北纬3°3′至32°32′之间,与陕西、重庆、湖北等多地毗邻,宛如秦巴山区中的一颗璀璨绿宝石。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被誉为“自然中国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湖北省的重要边陲县,竹溪县在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竹溪县,这片占地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如今孕育着34.69万人民,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共同编织着美好的未来。该县的支柱产业以农林特产为主,同时,水电业和旅游业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森林茂密,农副产品品质上乘,尤其是茶叶、魔芋和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享誉国内外。竹溪县不仅资源丰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目前,该县已成功建成多座水电站,为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同时,竹溪县还深挖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正因如此,竹溪县已成为湖北省内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在年的GDP达到了4亿元,增长率高达7.8%,在湖北省的县级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六,成绩斐然。竹溪县虽然资源丰富、水力充沛,但在交通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尽管近年来交通状况有所改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其交通便捷性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竹溪县的经济结构相对集中,对某些产业的过度依赖可能削弱其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五名、恩施州咸丰县

恩施州咸丰县,坐落于湖北省西南部,深藏于武陵山区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大山区。它与宣恩县相邻接,东南与来凤县相邻,南部与重庆酉阳紧密相连,西部则与重庆黔江毗邻,北部与利川市相接壤,东北部又与恩施市相接。这里聚居着39万余名民族儿女,国土面积约平方公里。咸丰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宜人,自然资源丰富,同时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咸丰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著称,山峦叠嶂,水清土净,空气清新宜人。在支柱产业方面,该县以生态文化旅游、绿色产业及特色农业为核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已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位列支柱产业之列。此外,咸丰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人文景观,诸如唐崖土司城遗址等,为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年,该县GDP达到3.94亿元,同比增长3.3%,在湖北省县级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五。主要劣势: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当地经济的腾飞。尽管五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但开发利用尚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其潜力。此外,该县产业结构相对集中,对生态文化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然而,五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仍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五峰,地处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东段,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山区县。它紧邻宜昌市区,交通便利,为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县的支柱产业涵盖农林业、旅游业及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林业作为五峰的重要产业,以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主,为当地经济贡献了一份力量。此外,五峰的旅游业也蓬勃发展,县内拥有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同时,该县的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煤炭、铁矿、磷矿等矿产的开采与利用,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也面临一些挑战。在经济基础方面,该县相对较弱,仍有待加强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人才流失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该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尽管如此,五峰在年仍以0.04亿元的GDP和5.5%的增速,位列湖北省县级行政区倒数第四位,显示出其不断发展的潜力。

第三名、恩施州来凤县

来凤,这个因凤凰降临栖息的美丽传说而得名的县城,坐落于神秘的鄂西南,武陵山脉的深处。它南接湘西龙山县城,仅一河之隔,西连渝东,是一个被山峦环绕、溪水潺潺的幽静之地。这里自古便是鄂湘渝黔边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拥有33.3万的人口,国土面积虽小,仅有平方公里,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来凤县,这片被誉为土家摆手舞的摇篮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魅力。这里交通便利,高铁站与恩来高速的联通,使得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倍增。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诸如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源以及丰富的矿产,更是为来凤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优势,共同构筑了来凤县不可抗拒的旅游魅力。来凤县目前面临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的缺失以及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依然是该县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单一的经济支柱也带来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同时,来凤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这无疑限制了其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根据最新数据,年来凤县的GDP为0.95亿元,增速3.5%,在湖北省县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三位。

第二名、恩施州宣恩县

宣恩县,坐落于湖北省西南部,深藏于武陵山腹地,占地广阔,达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县。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资源得天独厚,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宣恩县历史可追溯至清朝,那时便设有县治。在雍正十三年(年),经乾隆皇帝批准,宣恩县之名由此而定,意在“宣示浩荡皇恩”。宣恩县,拥有35.7万的人口,其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支柱,近年来经济增速为4.2%。尽管宣恩县在湖北省的县级行政区中GDP排名倒数第二,但其生态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现代林业以及特色养殖等支柱产业,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生态文化旅游作为宣恩县的重点发展领域,涵盖了众多旅游胜地与特色小镇。该县城更荣获国家级4A级景区称号,其夜景魅力非凡,不输重庆洪崖洞,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同时,绿色食品加工也是该县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主要聚焦于有机茶叶、绿色蔬菜及特色水果的研发与生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年,宣恩县GDP达到00.46亿元,同比增长4.2%,在湖北省县级行政区中位列倒数第二。然而,宣恩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不便、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些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些限制,推动经济更上一层楼,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其次,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人才环境等措施,提高人才的留存率,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此外,还需加强产业规划和管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转型,确保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宣恩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一名、恩施州鹤峰县

鹤峰县,坐落于湖北省西南部,深藏于武陵山区的心脏地带,是一个以山地地貌为特色的县域。其周边与多个县市相邻:东北部接壤五峰县,东南及正南方向则与湖南省的石门县、桑植县相邻,西部紧邻宣恩县,西北部与恩施市、建始县相邻,北部则与巴东县相邻。全县共辖5个镇、4个乡以及个经济开发区,国土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这里生活着7.47万名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各族人民,是恩施州内人口最少的县。鹤峰县的支柱产业以生态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现代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林特产品加工以及清洁能源为主,这些产业大多与农业紧密相关。该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使得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屏山峡谷更是声名远扬,成为鹤峰县的标志性景点。尽管如此,鹤峰县在年的GDP方面,以83.34亿元的成绩和4.5%的增速,在湖北省县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一。鹤峰县地理位置虽偏远,交通曾一度不便,导致对外交流有限,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城市化进程也相对滞后。然而,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鹤峰的发展潜力正日益显现。目前,连接五峰的出山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沿江高铁也将经过鹤峰并设立站点。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彻底改变鹤峰的命运,使其不再偏僻,而是能够便捷地东出宜昌,直达江汉平原。从此,大山的阻隔将不再是问题,鹤峰的秀美山川将得以更好地展现。

结语:

审视这十个GDP最少的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位于湖北的最东端或最西端,且多数为山区。或许,正是这些地区的交通闭塞,成为了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相较之下,湖北中部的江汉平原地区,其生产总值显然要高出许多。然而,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这些山区县的发展潜力正逐渐释放,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