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华中农大报送的项目《弘扬新时代愚公精神铺筑脱贫振兴希望路》成功入选,这是华中农大第三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建始自然风光(刘涛摄)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8部委《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华中农业大学于年11月开始定点扶贫建始县。
建始县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多年来坚守山村,带领当地村民将武陵山区最偏远、最贫困的高寒穷山村变成了湖北省脱贫攻坚样板村,被誉为新时代“愚公支书”,华中农业大学师生在扶贫建始过程中,深受王光国同志事迹感染和鼓舞。学校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定点扶贫建始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校训精神和办学传统,对王光国同志新时代愚公精神进行了总结凝练和校本解读,将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内核归纳为“16字”,即“坚定信念、尊重科学、齐心协力、久久为功”。
实施的总体思路
弘扬新时代愚公精神
不等不靠敢想敢干
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项目主要特点
坚定信念,以党建扶贫扶志,铸魂领航夯实基层攻坚堡垒
▲学校党委和建始县委共同编制定点扶贫“八年规划”(科发院供图)
压实责任链条,绘好“作战图”。建立了学校党委全面负责、学院党委和机关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定点扶贫工作责任制,学校党委和建始县委共同编制定点扶贫“八年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一张蓝图干到底”。
完善组织体系,配强“主心骨”。年以来,学校推动31个基层党组织与建始县25个未出列贫困村党支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实现村村有学校基层党组织对接帮扶,个贫困户、名贫困人员、名贫困学生、名伤残人员,人人有学校党员结对帮扶,做到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贫困学生和伤残人员党员结对帮扶“五个全覆盖”。两年来,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余次。学校领导多次带队赴店子坪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并请“当代愚公”王光国同志讲授“学习愚公精神助力精准扶贫”主题党课,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校依托店子坪村当代红色教育基地培训学校,为建始县举办多期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第一书记”杨胜勇(左一)查看扎鱼口村订单式种植线椒育苗情况(杨胜勇供图)
加强队伍建设,壮大“生力军”。选派优秀党政干部、骨干教师到建始县挂职,学校先后选派挂职干部33人次,其中副县长3人次、驻村第一书记4人、湖北省委博士服务团24人次、建始县重点产业发展顾问1人、团县委副书记1人;鼓励党员教师走进建始开展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扎根乡村变“村民”,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帮助群众“赚”,用真情和实干将论文写在建始大地上。
尊重科学,以产业扶贫扶技,精准发力赋予脱贫持久动能
▲建始县景阳鸡保种开发与利用示范基地(刘涛摄)
坚持技术可行与经济可行相统一。华中农业大学立足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以贫困人口可实施、能融入、有增收的产业为培植对象,实施产业精准培植。校县双方共同组织技术力量,最终选取贫困人口覆盖面广的魔芋、景阳鸡、猕猴桃、高山蔬菜、枸杞、茶叶、冷水鱼、甜柿、饲料油菜、马铃薯、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11个,探索实践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支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家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带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校党委书记高翅(左)在国硒冷水鱼基地与该基地负责人田大才查看水产品养殖情况(刘涛摄)
▲校长李召虎一行赴建始推进扶贫工作,查看当地大棚草莓种植情况(刘涛摄)
坚持问题驱动与科技引领相统一。华中农业大学针对制约11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设立产业攻关项目,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引进与更新,联合产业龙头企业实施技术集成与示范,实现科学问题来自生产实践、科技成果引领生产创新。年以来,学校组建科技服务团队42支,设立产业攻关项目53个,投入项目经费万元,服务龙头企业21家、专业合作社个,解决了景阳鸡疫病、猕猴桃溃疡病等产业发展顽疾;引进高山蔬菜、玉米、饲料油菜、马铃薯等新品种48个;与一批企业签订科技帮扶协议,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平台9个;推广“高山蔬菜高产高效生产新模式”“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体系”“枸杞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等一批适用技术。年建始县精准扶贫产业总产值达18.95亿元。以店子坪村为例,通过我校专家技术指导,由以前产业总值不到20万元,发展到年的年产值超过万元。
▲湖北鑫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果蔬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20个,产业发展受益面覆户(科发院供图)
坚持短期见效与持续受益相统一。华中农业大学注重以龙头企业培育带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既做到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实现产业规模扩大,树立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效益和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又做到以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将产业发展受益面向在册贫困人口覆盖,助推一方百姓持续稳定脱贫致富。魔芋、景阳鸡、茶叶、高山蔬菜等一批龙头企业实现了与多家专业合作社共建基地、订单生产和定向收购的产销协同。华中农业大学高山蔬菜科技服务团队重点支持的湖北鑫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果蔬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20个,产业发展受益面覆盖户。
齐心协力,以社会扶贫扶效,多方协同扩大脱贫帮扶实效
文化扶贫提档升级。聚合学校艺术设计相关学科力量,开展系列扶贫产业品牌形象设计,充分挖掘建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科技扶贫产业,推动文化元素、科技元素与扶贫产业的有效融合,探索建立“科技+产业+文化”的文化扶贫新模式。参与建始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开发,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借力媒体传播建始故事和产品、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科学规划、样板间建设,推动特色乡村农旅产业发展;不断挖掘建始文化“因子”,提升企业品牌、文化价值、地方口碑等“农”牌价值,让产业链条内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受益。年,学校为花坪镇关口葡萄提供了包括省地标产品申报、包装设计、品牌建设等服务,使关口葡萄单价由每盒70元提升到90元,关口葡萄收入较年增加了0万元,并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打开了市场。
▲第四届“华中农业大学特色农产品暨陆個壹品牌展销会”(刘涛摄)
消费扶贫增值赋能。坚持以提高产品质量畅通销路,以提高产品市场生命力促进销售,优先消费建始农产品,有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年以来,华中农业大学与建始县合作,利用年底“打年货”的档口,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暨“六个一”品牌展销会,吸引学校教职员工、武汉市区居民购买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同时,开展建始特色农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进福利、进后勤、进专设门店的“五进促销”工作;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阿里巴巴乡村电商学院合作举办“云”上农业电商培训班,帮助建始特色农产品上网上线。学校购买建始县农产品万元,帮助销售万元。
汇聚爱心整合力量。积极动员校友等社会各界力量到建始投资兴业,正大集团周永顺校友在建始投资建设3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牵手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金融+科技”扶贫模式,为建始企业解燃眉之急,插上二次腾飞的翅膀;争取武钢集团、步步高集团、新华书店、天风证券等企业支持,搭建“学校+地方+企业”爱心桥,通过细致调研拿出需求清单,根据需求清单汇聚爱心企业,组织爱心企业认购援建项目,助力建始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其中,包括店子坪村山泉民族幼儿园等一批项目。
久久为功,以教育扶贫扶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阡陌学堂志愿者和学生登上央视网络春晚(科发院供图)
实施“甘露工程”,培育一批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围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精准资助体系建立、自主脱贫能力发展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有效模式。实施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派出“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志愿者8批共35人,8年不间断在官店镇摩峰小学开展接力支教工作;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累计培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名,实现县乡村小学全覆盖;探索建立成长型资助体系,设立“水滴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留守学生;组织建始留守儿童赴一线城市开展体验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打造“阡陌学堂”在线课堂,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实施“活泉工程”,造就一批乡土能人。主动整合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华中农大分院、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平台,培训建始县管理干部、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余人次,开展科技服务余次;建立特色产业试验示范培训基地43个,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编制《建始猕猴桃实用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手册20余种,累计发放10余万册。一批帮扶对象成为乡土能人。园艺林学学院退休教授蔡礼鸿带出的大徒弟原扶贫办刘开坤、二徒弟长梁乡金塘村村民秦文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大洪寨冷水鱼养殖产业基地(科发院供图)
实施“春风工程”,输入一批“一懂两爱”人才。组织科技团队42支,博士服务团7批、科技特派员31人次、“三区”科技人才计划50人次,赴建始接续开展科技服务,他们被建始县委书记向红林亲切地称作“华农的建始人”;充分调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力量,组建“与岗位科学家同行”志愿服务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调研、生产指导,探索出一条“岗位科学家+学生志愿者+产业基地”的教育扶贫新模式;组建学生公益创业团队,帮助建始挖掘产业资源、搭建自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促进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自年实施该项目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科教优势,与建始并肩战斗,促成魔芋、猕猴桃、茶叶、高山蔬菜、马铃薯等过亿元产业5个,扶贫产业发展累计带动人脱贫。年,建始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元,同比分别增长9%、10%;贫困发生率由年29.5%下降至年0.35%;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带动比率94.07%。建始县委书记向红林多次表示:“建始政府离不开华农、建始企业离不开华农、建始农民离不开华农。”
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在年中央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集中调研活动、年教育部直属单位扶贫推进会、年教育部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
5月27日,我在恩施看了华中农大扶贫点,一个蔡教授,一个李教授在这个地方帮助搞猕猴桃,红心猕猴桃,当地老百姓对这两个教授赞不绝口,视他们为亲人,我就由此想到我们历史上的那些发明了这样那样技术的人,比如黄道婆,实际上和我们蔡教授、李教授做得工作是一样的。老百姓记得他们,我去的时候,老百姓跟我讲,华农在建始县怎么扶贫、他们的产品怎样在华中农大消费,老百姓清清楚楚,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说,华中农大把自己写在了恩施的历史,写在了建始县农民的心中。
——陈宝生
”
▲陈宝生听取蔡礼鸿关于助力果农脱贫致富的情况(刘涛摄)
年,陈宝生部长到建始调研指导,充分肯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工作思路和成效,勉励华中农业大学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发展特色农业,助力建始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工作事迹。
年4月,建始县如期脱贫摘帽,取得了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
当前,建始县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建始县脱贫摘帽后,华中农业大学将进一步深化项目实施,继续大力弘扬“16字”新时代愚公精神,持续做好建始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巩固建始县脱贫攻坚成效,探索长效减贫机制,助力建始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内容来源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原标题:《华中农大弘扬新时代愚公精神铺筑脱贫振兴希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