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盐天下苏东坡说大宁河水急,如果盐船翻了

这河水,诱惑太多,从古至今,从未停息

脚蹬石头(嗨哧嗨哧)手扒沙也(嗨哧嗨哧),

背上纤藤(嗨哧嗨哧)把船拉呀(嗨哧嗨哧)。

风里浪里(嗨哧嗨哧)峡中走哟(嗨哧嗨哧),

挣几个钱来(嗨哧嗨哧)养活妈也(嗨哧嗨哧)。

大宁河的水是蓝色的,因为映着蓝幽幽的天;大宁河的水是绿的,因为映着绿油油的山;大宁河的水是苦的,因为流淌着船工们的汗;大宁河的水是甜的,因为背负着盐民们的希望;大宁河的水还是咸的,因为宝源山万年不停的盐泉……

小伙儿在大宁厂是兴奋的,川流不息的竹排、木排、木船拥挤在大宁河、后溪河。

运盐,运煤,运柴火、布料、桐油、药材,熙熙攘攘、吵吵闹闹。

大河里的汉子豪爽,袒胸露背,见面了碰一碗水酒,聊的是天下盐事,快意恩仇;高兴了吼几声船工号子,嗓音悠长,情爱江湖。

大山里的妹子清朗,挽起袖子捞起裤腿,下河洗衣,上河浇菜,细细的手臂藕一样嫩,裸出的脚踝盐一样白。

小伙眼里的大宁河水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诱惑。

这河水,的确诱惑了太多,从古至今,从未停息。

宁河船工

大宁河古名昌河,又名盐水、巫溪水,自宋代设置大宁监后开始被称为大宁河,也简称为宁河,宝源山盐泉就位于大宁河的支流后溪河上。我们要说的盐道之第二种方式“水道”,就从这大宁河说起。

大宁河是长江上游北岸的一条一级支流,《水经注·江水》云:

江水又过巫山南,盐水自县东南流注之……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

《夔州府志》曰:

大宁河,《府志》谓之昌江,在县西五十里。流经镇龙洞,七里坎,昌阳渡为大宁河。其险不下三峡。

大宁河发源于重庆北部与陕西、湖北交界的大巴山南坡,向南流经重庆的巫溪、巫山二县,在巫山县城东侧注入长江,全长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大宁河上游分为东溪、西溪两支,西溪的源头在巫溪县天元乡龙潭河,为大宁河的主流,长公里;东溪的源头在巫溪县的乌龙乡,大巴山南麓,长90公里。东溪、西溪两水在两河口汇合后称大宁河。

帝尧时期,当宝源山盐泉的巫咸部族开始掌握煮制食盐技术时,生活在大宁河宽谷地带的先民们,实际上已经依靠当地便捷的水运条件和长期积累的驾舟行水之丰富经验,在大江小河沿岸地区从事食盐运输和以盐易物等原始商业贸易活动。

这些先民,就是巴族的祖先,这也是最早一支靠大宁河水道贩运食盐的民族。

“太皥生咸鸟,咸鸟生乘禧,乘禧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的记载已经被引用了太多次。任乃强分析:

“咸鸟”与“巫山神女”一样,是巴、楚人民用来表达巫盐的隐语。“乘釐”与“后照”,可能是巫的盐工,或运盐船工的名字。巴族本就是由巫运盐工人起家的。“后照始为巴人”,是说后照有才能,得封国,其子孙与崇拜者,遂拥戴他,已经被称为巴族了。

这一论断,说明大宁河作为宝源山盐业重要的运输水道,从帝尧时期开始到巴国兴盛再到灭亡,至今最少也有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之前,先民们为了方便食盐运输,对大宁河水运是有利用的,古人类,从来都不缺乏智慧。但利用的时间到底能追溯到什么年代?利用的程度有多深?利用的方式有哪些种?缺乏详实的史籍和实物佐证,只能依靠推测了。

风景如画的大宁河

在秦帝国一统文字之后,大宁河在盐道上发挥作用的记录就越来越清晰。虽然滩险水恶,但盐商们总能想到办法疏通河道,通其舟运,巫盐一入长江,就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了。

有文字记载的“巫盐出峡”,是在周靓王时期,距今已经有大约多年的时间了。

历朝历代都有大宁河运盐的记录,而且随着朝代更替,作用越来越大。比如在唐宋时期,这一弹丸之地,随时都置有两县以上,有时还达到三个县级机构(宋设大宁、大昌、巫山三县),可想宁河水的重要作用。

这样的繁荣,肯定少不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